2021-07-13
6月30日,世卫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公报说,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上个世纪40年代的3000万减少至0,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疟疾是最凶险的传染病之一。数十年来,世界多国科研力量持续投入到抗击疟疾的战斗中。中国科研项目组则凭借中医药的优势,走上了一条西方世界难以企及的“捷径”。
如今,中国研制的抗击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消除疟疾的策略已被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向其他国家推广。
肆“虐”千年的瘟疫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出土的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已有“虐”字,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描写过瘟疫那令人悚然的场景:闻到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寄生虫感染,主要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或者经输血传播。人患疟疾后,会出现急剧高烧、全身出汗、时冷时热,中国人称疟疾为“打摆子”。
人被感染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恶性疟疾死亡率高达40%。20世纪初期,云南思茅有3万人口,当疟疾在此地反复流行30年后,思茅只剩下900多人。疟疾是一种热带病,在长江以南地区,人们一度闻“虐”色变。
事实上,疟疾困扰着全人类。氯喹一度是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二战期间,美国生产了数以吨计的氯喹,把数万名患疟疾的美国士兵从死亡线上救回。1960年,氯喹和其他抗疟药对疟疾患者治愈率接近97%,但几年之后,疟原虫对包括氯喹在内的各种抗疟药产生了抗药性,治愈率降到21%。随着人们的频繁迁徙,具有耐药性的疟原虫周游列国,使耐药性的出现范围不断扩大,人类与疟疾的斗争场面再度失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军专门成立了疟疾委员会,开展新抗疟疾化学药物的研究。1965年至1975年,仅美国陆军医学研究院在抗疟药方面的投资就达4.5亿美元。截止到1972年,美国方面筛选了21.4万种化合物。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研制抗药性疟疾药物。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召开会议,布置了一项秘密的科研攻关任务。任务以开会日期5月23日为保密代号,称为“523”项目,由全国各地60多个单位的500多人组成一支分工合作的科研队伍开始研制抗药性疟疾药物。
另辟蹊径 找到“捷径”
当时的中国,无论科研水平和还是医疗水平都无法和西方国家匹敌。在这样的情况下,“523”项目组决定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广泛筛选可用的化学物质,同时另辟蹊径——从传统中医学中寻找新突破。
“中药不是从实验室来的,中药是从人身上来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姜廷良说,中医来自于数千年来从病人身上积累起来的经验,这些累积的信息,是中医的优势,项目组可以带着目标中医中寻找答案。
诸多历史悠久的中医典籍证明,中国人很早就从自然界中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天然药物。中国古代医书中关于治疗疟疾的验方众多,其中有目标地筛选的草药有近5000种。圈定范围,寻找药方便不再是大海捞针,“523”项目组便走上了一条西方世界难以企及的捷径。
1969年1月,屠呦呦以北京中药研究所中年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承担了“523”项目的课题任务。在大量查阅古籍的过程中,屠呦呦发现写于公元304年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用青蒿绞汁喝,可以治疗疟疾。屠呦呦由此受到启迪,开启了反复实验验证之路。
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而就在这段时期,美国投入数亿美元研制出了一种抗虐新药甲氟喹。然而,甲氟喹上市不久疟原虫就出现了对它的耐药性。与甲氟喹不同,青蒿素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是一个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疟原虫对这个从中草药中得到的全新结构完全没有抵抗能力。青蒿素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红细胞中铁元素的变化,从而使靠吞噬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为生的疟原虫因无法摄食而饿死。
1974年,云南耿马爆发恶性疟疾,这里的疟原虫对氯喹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而经过18例临床观察,青蒿素被证明完全能够抵抗疟疾。
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为抗药性严重,疫情难以控制。应柬埔寨请求,中国向柬埔寨派出了一支疟疾防治考察团,同时携带了一批青蒿素。结果,青蒿素在柬埔寨同样疗效良好,挽救了一大批病人的宝贵生命。
这些年来,从东南亚到非洲,青蒿素疗法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给与疟疾相伴的贫穷地区的人们带去生存的希望。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上,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可以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益处。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规划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表示,几十年来,中国能够跳出固有思维模式,这对中国应对疟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在寻找创新方法,以加快消除疟疾。
世卫组织认为,中国抗疟成功有多种关键经验,包括免费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的多部门合作,及近些年严格遵守的“1-3-7”监测策略——1天内进行病理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一监测策略以快速响应为特点,能有效完成病例处置并防止疟疾进一步传播,已被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向其他国家推广。
“中国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这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好消息。”“消除疟疾也是中国为人类健康和世界人权进步作出的一大贡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
(瞭望新时代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