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构建全球化技术要素市场,上海技交所补全的这块拼图为何重要

2024-07-01   

6月28日,由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技国际”)主办的“企业全球化加速器”专家智库启动仪式举办。首批共有10位专家入选智库,其中不乏来自战略、法律、知识产权、金融资本等领域的知名大咖。未来还将持续邀请专家入库,将上技国际这一自身定位为“我的”平台变成“我们的”功能型平台,链接更多科创要素与服务资源。

“企业全球化加速器”是上海技术交易所构建全球化要素市场的一块重要拼图。”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谢吉华说。上技国际的这一举动有何深意?这一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加速器又与传统加速器有何不同?其在构建全球化要素市场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谢吉华一一给出了解答。

“双X”为中国企业内外双循环发展提供关键力量

“现在每年上海的跨境技术贸易,其中70%是跨国企业自己的内部交易,几乎可以认定跨境的技术贸易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和通道。”

然而技术贸易是非常复杂的东西,属于商品贸易范畴还是服务贸易范畴,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理解不同,税务制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技术贸易本身有很多内容需要重新界定。另外,国际技术贸易规则和国内的规则往往也有着很大差别。谢吉华认为,如果没有人去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打通“堵点”,全球技术贸易市场就做不起来。

2020年,谢吉华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在推动技术与各类要素资源的充分融合上已积累丰富的经验。自开市以来,上海技交所累计交易金额已突破200亿元,土地、人才、资本、技术、数据进一步融合,助力海量“知产”变资产。

现在,谢吉华想把这套经验用于构建全球技术要素市场上。“企业全球化加速器(GlobeXcelerator)”旨在通过两个“X”——“Expertise”(专业性) 与“ Expension”(拓展性),连接专业见解和多方资源,助力企业提升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的市场能力,为中国企业内外双循环发展提供关键力量。

据介绍,一方面,加速器能为国内企业在出海设厂、跨境技术合作、投资并购、多层次资本市场运作过程中提供咨询、资金等相关服务;另一方面,在海外技术和项目落地上海的过程中提供一系列经纪及配套的科技金融服务。同时,上技国际积极拓展产业资源,联通专业机构网络,提供专业知识服务,打造并拓展“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跨境服务渠道,帮助企业建立与科技金融、投资、银行、法律等方面专家的紧密联系。

提升科创能级的下一抓手在于国际化

谢吉华时中国科创产业崛起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从2001年加入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起,他在过去23年里所做的事几乎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如何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他认为,一个成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应该包括一个要素市场、一个功能平台和一个科技金融平台,因此他一手搭建了上海技交所、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和科诚资本。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谢吉华坦言从未如此强烈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向往和支持,他认为要适应时代变化,必须继续提升科创能级,而着眼点就是国际化。“美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80%,第三产业的一半是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而我国这块占比还很低,还有大把发展潜力可挖。”他说。

今年3月,上海技交所国际交易中心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成立,该中心主要围绕“引进来”“走出去”“跨境技术交易结算”三大服务环节,导入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各项服务功能,整合海内外技术资源和技术转移渠道,与临港新片区一起打造跨境技术贸易创新生态链。目前,上技国际已经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在美国、加拿大、荷兰、丹麦、韩国等11个国家设立海外分中心,与32个国家形成了国际渠道协同网络,链接了600项以上海外成果,未来将建设成全球资本与科技创新策源的战略枢纽。

新型制度设计保障科创服务再上台阶

在谢吉华看来,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技术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其价值就是在于坚持探索要素市场现代化的建设之路,落实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部署,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事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不仅需要新型的组织设计,也需要新型的制度设计,包括资本设计。

谢吉华透露,他正在做两方面的探索。今年5月13日,以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杨创)为原始权益人,招商科创孵化器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获得上交所反馈,项目估值11.84亿元,有望成为国内首单科创孵化器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通道将在城市更新和存量资产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让技术、数据、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进一步赋能以土地要素为主的底层资产。”他说。

对于构建全球化技术要素市场,谢吉华心中有一个2027年的“节点”。这个时间点与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级一流综合交通枢纽“东方枢纽”的竣工时间不谋而合,这也意味着上技国际将自身发展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同频共振的体现。

作为一个老孵化人,谢吉华预测中国孵化器的未来方向之一是从企业孵化向产业集群孵化转变,其中大企业是创新体系的龙头,大企业前端是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形成的新型研发机构,后端是中小企业融合形成的概念验证中心,最后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的产业集群。他尤其希望“企业全球化加速器”能赋能更多的中小企业,相较于人才集聚的大企业,小企业更需要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管中外的中小企业都能享受这一服务。(瞭新社)

编辑:熊大飞 责任编辑:李响

来源:文汇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