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澳门着力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12-15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日前在特区立法会发表题为《强基固本,迎难而进》的2021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他表示,澳门特区政府将努力开创特区发展新局面,将着力落实八个方面的主要施政任务。

“有序推进公共行政改革”是其中之一,贺一诚说,澳门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特区发展中的问题和难题,推进法治化治理。

提升公共治理水平,是本届政府施政的根本工作,当中最重要、最优先的就是深化公共行政改革。

澳门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大幕拉开

澳门回归祖国以后,特区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公共行政改革,在市民服务、人员管理、组织运作和制度革新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就。

社会在发展,改革没有停止。贺一诚强调,公务员不应只是精兵简政,还须简政放权。他指出,现时澳门局级部门太多,提倡实行“大部制”。

在澳门第五届特区政府上任后,深化公共行政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按照行政长官制定的“先立后破”的方针,对部门架构进行重整,以提升政府管治效能和服务水平。

10月27日,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及运作》宣布撤销能源发展办公室,该办自2021年元旦起并入环保局,原有人员将以行政任用合同方式转入环保局,并保持其原有职务的法律状况。

根据修改后的《环保局组织法》规定,明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局将增设能源发展及管理厅,负责策略研究能源政策及产品的发展,推动、协调及跟进能源业发展和监察行业的公共服务专营公司活动。

而为配合《建筑废料管理制度》,2021年1月1日起,将赋予环保局征收费用的职权,达至便民目的并配合电子政务的发展。

澳门特区政府环保局局长谭伟文表示,未来两部门合并后共有342人,他相信会“1+1一定大于2”,未来将会横向调动人手,以舒缓人手紧张部门压力。谭伟文相信部门合并后会达至互补效果,尤其在未来推动节能减排方面更理想。

2020年是第五届澳门特区政府的开局之年。在制定本年度《施政报告》时,特意将推进行政改革及提升治理水平列为年度重点。

在行政长官贺一诚发表2020年度《施政报告》后,特区政府便全面收集公共部门的资料进行分析,按照行政长官制定的“先立后破”方针,在梳理部门职能和权责关系的前提下,制定公共行政改革的整体计划,确定改革的项目、阶段、落实期限及效果。

根据首阶段的架构重组规划,澳门特区政府拟将下列部门机构进行撤销合并。将政府发言人办公室职能并入新闻局;将旅游危机处理办公室职能并入旅游局;将政府总部辅助部门与礼宾公关外事办公室合并为政府总部事务局;将经济局与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澳门电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将能源业发展办公室的职能并入环境保护局; 将教育暨青年局与高等教育局合并。

针对此次部门架构重组,贺一诚曾表示,公共行政改革不能停留在过去那种翻来覆去的部门分分合合,必须进行部门功能性的整合,借助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运用大数据,打造“数字政府”。

贺一诚说,首阶段改革重点是理顺公共行政授权体质,完善政府组织法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不同层级的部门职权;加强司级机构决策和监督职能,优化部门架构设置,考虑先行整合经济、旅游、教育、新闻等部门。

架构重整作为本届澳门政府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自提出以来便广受关注。此举并非由本届政府开始的,在前几届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中也有过相关调整。例如,2017年澳门特区政府曾设立“公共行政改革统筹委员会”,该部门其中一项职权就是调整公共行政的职能与组织架构及优化行政流程和运作。

但由于部门重组涉及到人员安排及职级职别调整等问题,相关工作推进缓慢,未能在短期内形成一定规模的影响,所以本届政府决心继续对政府架构进行优化,“精兵简政”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水平。

治理现代化首先是治理的法治化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兼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桂平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特区治理的提升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叶桂平指出,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包含了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方面内容,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一般来说,治理现代化首先是治理的法治化,对此需不断完善依法治澳的制度体系,提高法治能力和效率,提升法治促进特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其次,深入推进公共行政改革,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结合城市发展特点和规律构建好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最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基层支撑与中层承接,建设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参与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叶桂平强调,切实做到以上几点,方可推进澳门特区治理迈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澳门城市大学课程主任王心表示,澳门治理体系的构成具体而言包含政治体制、民生保障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在进一步完善澳门特区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路径上,关键要坚持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创新意识。要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发展“横琴”新模式,加强培养创新人才;二是坚持循环理念。

首先,社会治理体系是开放的,必须与外部系统不断进行“输入”与“输出”的能量交换,才能避免社会治理的体系僵化,因此特区政府应引入多元化评估主体,形成内部外部双循环评估体系,助力政府提升现代化治理效能。其次,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形成经济产业循环,增强社会经济抗风险能力。再次,推动与湾区教育合作,形成科教循环,共建科研教育平台,建立人才公用机制。最后,以居民为中心,形成民生循环,特区政府应不断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民防协调作用、完善城市联动机制、提升应急治理能力,降低居民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生命财产风险,并在短期内能够有效缓解重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就业、应急物资等压力,在中长期内建立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和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民生循环体系的健康运行构成了经济社会良性运行轨道的基石。

增强人民幸福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

澳门城市大学课程主任李洪江认为,服务居民是特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心,住房保障与城市规划是构成民生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基础。特区政府依据澳门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实际情况,以及粤澳区域合作的发展需要,于近期接连出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夹心阶层住房方案》咨询文本,显示了特区政府对推进都市更新和提升居民居住问题的迫切之心。需要指出,法治化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城市总体规划,还是夹心阶层住房方案,澳门特区政府都要通过法律途径,依照法定的程序开展,既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也有利之后具体内容的推进。

澳门城市大学课程主任林德钦认为,改善民生、增强人民幸福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回归以来澳门民生指数数据显示,居民在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和文化教育方面满意度颇高,且对备受关注的居住、交通与医疗方面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并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区政府先后在民生方面实施两轮经济援助政策,推出一系列减免税费、纾解民困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并因应疫情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通关方案,在保障居民健康和提振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瞭望新时代网(《瞭望中国》综合网)

编辑:罗素月 责任编辑:苏穗越

来源:人民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