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要素配置齐全、多种功能协调联动,信息化建设也在其中。增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功能,可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近期,农业农村部专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对未来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作出专门部署。
农业农村信息化包括现代网络、数字技术、通信工程、大数据运用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其实现路径,是通过社会信息技术的共享共用,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促进城乡信息化均衡发展,以此带动城乡要素普惠均衡,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毋庸讳言,农业农村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任务繁重而艰巨。一是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薄弱。不少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仅存在“缺、劣、低、次”等硬伤问题,维护管理等制度建设不足,“一次施工,常年失检”的现象已不鲜见。二是乡村社会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受乡村信息化建设成本高、效率低等因素制约,乡村信息服务质量跟城市相比差距明显,有设施无服务或者服务差、水平低等软件问题也成为阻碍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必须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还应在以下几方面着重发力。
选准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信息化农业产业。乡村发展应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乡村产业发展首先是农业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信息化产业的不断涌现,对乡村社会信息化起到助推和引领作用,成为引导乡村信息化发展的引擎。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应以农业信息化产业为突破口,铸造乡村信息化发展高地,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强农业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含量,提高农业产业从生产到消费各领域的信息化程度,推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
提高信息化覆盖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农村信息化与之相适应,这给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推动乡村治理信息化覆盖率不断提高。这种提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化发展既促使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不断提升阳光政务村务、服务互联、大数据精准运用等智能化治理水平,也有助于农民不断增强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另一方面,快捷、方便、高效的信息化治理效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延伸扩大到乡村生活的每个领域,乡村社会信息化程度得以明显提升。如今,数字村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就是一个例证。
强根固本,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大幅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养,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根本所在。乡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一个信息化素养高的乡村主体,就不可能有乡村信息化健康持久发展。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就要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应该结合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和农民实际需要,通过智慧农业、现代农业产业链、数字村庄等载体的构建,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乡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结合确保粮食安全、村务政务公开、平安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生产生活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