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AI>正文

直播回顾 | 深挖优势,寻求提高企业“免疫力”之“良药”

2020-09-17

5月23日,由瞭望中国、CCTV微电影中文频道、亚洲时报、瞭望新时代学习社、腾讯大粤网共同策划的最新一期“智慧转盘”云论坛正式上线。

本期“智慧转盘”云论坛走进广东养宝生物制药公司,著名企业管理学专家,“优势导向管理法”创始人、瞭望新时代学习社执行社长吴光琛,广东养宝生物制药公司董事长、总裁杨少林,亚洲时报广州分社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林燕飞进行了一场思维碰撞和智慧交锋,为观众讲述了中小企业提高“免疫力”的逆袭法则。

本次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收看,嘉宾们把企业管理理论与实战经验相结合,通过生动的企业管理案例讲述了“后疫情时代”企业抵御冲击、伺“机”而动的秘诀,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新思路,可谓干货满满。

相信大家对下一期的“智慧转盘”云论坛直播充满期待!5月30日(周六)晚上7:30最新一期“智慧转盘”云论坛将邀请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副秘书长、广东省地质学会科普委主任刘如春,名门旺谷富硒米专利技术创始人,中德环境研究院总经理、高工教授赵秋香,著名企业管理学专家,“优势导向管理法”创始人,瞭望新时代学习社执行社长吴光琛齐聚一堂,为您讲述——从吃饱到吃好:疫后新型健康观如何拉动农业消费升级?


林燕飞: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希望吴老师从在企业管理方面谈谈您的看法;另外也希望杨总从企业管理的实战方面给我们一些干货,来帮助企业家朋友提高企业的免疫力。

吴光琛:这次疫情对于中小企业冲击是比较深刻的,而且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原来市场的需求很旺盛,甚至原来经常说企业无国界的,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首先,企业订单在萎缩、市场在缩小,因此企业的资金流开始紧张;其次,企业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面对新形势时容易准备不足,他们思维和管理方式需要进行紧急调整,这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讯息,需要时间去适应。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我觉得可能至少持续5年甚至10年。因为其他国家的疫情还在持续爆发中,专家也说可能有第二波爆发的可能性。更大的问题是很多的国家的政客正在操弄疫情,使之政治化了,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企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从5月份的情况来看已经很明显了,一提到去外面吃饭,大家都不想去了,包括企业的很多业务都无法开展、企业开始裁员。到了6月份形势可能会更严峻,现在有些企业还可以再挣扎一下,但继续这样可能会撑不住。如果企业再不变革、努力地改变这种现状的话,很大一部分企业就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林燕飞:疫情对各行各业,尤其对餐饮业、酒店业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因为它们是依靠线下业务带来利润,还有一些与海外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企业无法“开源”就要“节流”,员工面临被裁员的风险,这对企业的运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请杨总分享一下您的看法,企业目前状况还有未来的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杨少林:客观上来讲,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中小企业带来影响,而是给所有企业都带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今天的主题是中小企业,首先要明确中小企业的性质和特征。它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这一类的企业,从GDP上来讲,它超过50%;从税收来讲,超过60%;从创新来讲,超过70%;从就业来讲,有80%。换句话说,90%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这就是我们客观上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的数量很庞大。

其次,许多中小企业在疫情到来以前正在经历一场转型升级。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对于调整得比较到位、资源整合得比较好的企业来说,它带来的是机会;对于转型得不是很到位的企业,一方面它们已经落后于现实,另一方面又碰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双重影响,确实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


▲直播嘉宾,左起:林燕飞、吴光琛、杨少林

吴光琛:其实危险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信心。所谓“危机”,危险过去了,机遇就会来了。所以如果我们客观、科学地去面对疫情的冲击,实际上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体质”,也就是今天说的“提升免疫能力”,就能很从容地面对危机。

中小企业实际上和人一样,有的人身体体能很好、有的人思维很敏捷、有的人很年轻、有的人具有创造力等,企业也是一样。比如说有的企业在资金、市场、人才、机制、文化等方面如果都做得比较好,就算有疫情,市场这个空间还在,就有消费的欲望和需求。

中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比大企业要少,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不如大企业,那么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提升免疫能力来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

杨少林:我想从企业的角度来解释,不仅是中小企业而是所有企业。举个例子,企业的发展过程就像是爬山的过程。爬山时我们会遇到雪崩、体力不支等各项难题。疫情袭来,首先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要把它视作是攀登高峰途中遇到的一个坎,也要把它当做是促使企业转型的机会。其次,企业的结构可以相应进行强化。以免疫力来类比,企业是不是健康?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团队结构,是不是足够强壮?


林燕飞:小结一下,遇到疫情,首先企业家在心理上必须冷静地分析,接受这个挑战;其次,经过分析后,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应对。

吴光琛:遇到问题,我们不要慌。比如陈毅,他在遇到危险时还迎难而上,炮弹从头上飞过还无畏无惧,这才叫大将。遇事不慌,我们才能找到科学的方法,才能够从容地应对危机。

疫情影响深远,企业要考虑自身的短板在哪里,比如资金、市场、人才、技术、文化、机制等等。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最缺乏的是市场和资金。

首先,资金来源就是企业的造血能力,中小企业就怕资金断裂、资金紧张。如果有足够的造血能力,证明企业的“身体机能”很好,就像人一样。

其次,企业的机能是不是很健壮。比如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服务、员工的心态、员工的责任心和担当是否到位,这些都是企业的机能。

还有一个是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否抵御疫情的冲击,这也非常重要。

另外,是企业文化。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核心的因素。”因为文化是企业的价值体系,我们将来怎么去做,怎么去面对,遇到困难我们怎么应对,都有相应的价值体系在其中。

最后,企业是否有“共同成长”的理念?如习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企业在行业内、在市场中,是否和国家、行业成为命运共同体?企业管理者是否和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

如果这五个方面我们都做得很好,那么企业也有一定的“免疫力”了。所以面对疫情的冲击,企业管理者需要理性地找出自身的短板和不足,并进行弥补。


▲著名企业管理学专家,“优势导向管理法”创始人、瞭望新时代学习社执行社长吴光琛

杨少林:吴老师刚刚讲到结构的问题,其实中小企业是比较了解自身的特性和特质的。新型的冠状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简单到没有细胞壁,不能单独生存,只有一个细胞核,要在宿主体内才能生存。我觉得中小企业可以在结构方面向病毒的结构学习,因为它结构简单、复制能力很强。

因此,中小企业结构应尽可能简单,这样便于快速进行复制,如好的产品和模式等。我们经常讲,“把企业做小,把客户做大”,企业在结构上要“精”、要有效率。明确一点,企业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其所选择的“少数人”代表未来的趋势,坚持往这方向走下去以后,如果整个商业模式是高效的,那么企业生存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企业结构简单、目标对象清晰、传播途径高效,利用新冠病毒对中小企业的结构产生一种思考,反而是一种机会。面对新冠疫情,应该做减法,加快速度去调整。


林燕飞:杨总分析得很到位,也是有一种说法,疫情当前要有创新的思维,但是创新是不能盲目的,要结合企业的优势。例如吴老师的优势导向管理法,充分说明了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优势去走。

杨少林:哲学有三个提法:你是谁,你从哪里,你要到哪里去。我理解的优势导向管理法,第一是要了解自身的优势;第二是要不断坚持自身的优点、不断放大,使之能变成自身的优势;第三是形成优势后,要和外界进行优势互补。

比如说产品需要有差异化,不断坚持放大这种差异,慢慢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最后达到资源互补。

吴光琛:中小企业最需要看清楚的是其优势在哪里、优势有多大、资源是怎么形成的。弄清以后,选择自身优势去做,自然就事半功倍了。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然后才研究如何不断地做大,以达成企业的目标。 在疫情期间,像杨总说的要用“精兵”,这时企业要关注内部的效率而不是关注规模,就要了解员工所具备的优势,并发挥其优势。

我有一个观点:工作需要是人的优点。企业需要人的优点,就要不断发掘、孕育、培养员工的优点,员工的优点逐渐增长,最后会变成企业的优势。面对疫情不要担心,选择好企业的优势、培养好优秀的队伍,企业就能度过难关。


▲广东养宝生物制药公司董事长、总裁杨少林

杨少林:刚刚提到“优势”,我也经常讲一个例子,昆虫有八条腿,第七条腿研究得非常透,另外的七条腿一概不知,而有关这“第七条腿”的知识由全世界来掌握,这就叫专业。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管是人还是企业,要摒弃以前不断做加法的旧思路,未来是专业化的时代,“第七条腿”就是走向专业化、差异化和打造品牌,就正如优势导向管理法所说,要了解自己的优势。

以前做企业只要会生产就行,但未来时代企业需要不断创造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的企业才能生存。现在已经从做加法、做填空题的时代过渡到做选择题的时代。要做好“选择题”,就要围绕核心优势,不断丰富优势,不断去配套互补优势。

吴光琛:我们今天谈中小企业的免疫能力,其实企业的优势就是免疫力,优势才能让企业渡过难关。我在1989年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感觉到很多单位老喜欢去找员工的毛病,为什么就不能看到人家的优点呢?所以无论是做管理人员还是企业都是一样的,在某一个关键时刻,尤其是疫情之中、困难之中,一定要发掘员工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激情,让他们找到发展的方向。一旦如此,人的创造力、爆发力就出来了。

杨少林:刚刚吴老师谈的内容,也是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从中小企业来讲,叫细分领域的冠军、隐形冠军或专业化的思路。从吴老师刚刚讲的一个观点可以得到启发:现在还不具备不需要害怕,重要的是从疫情开始,找优势,不断地培养优势,走出自己的一条专业化道路。


▲亚洲时报广州分社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林燕飞

林燕飞:根据两位老师的分析,我觉得优势是体现在产品的优势、人力方面的优势,还有企业文化的优势。

吴光琛:优势可以有很多种,从一个单位层面来说,有人才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等等,那么多的优势,中小企业不可能全部具备。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市场优势受到冲击、资金优势受到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不能说现在产品不行我就不做了,而是可以用其他方面来弥补。比如说有的人很善于做市场,那就让他去做市场销售人员,他肯定很厉害;有的人怎么用铁锤敲他,他都不出声,可以去做保密类型的岗位。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和缺点是同时存在的。企业也是一样,优势和劣势是同时存在的。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把缺点放大了,老是补短板,注意力就放在短板上了。


林燕飞:除了挖掘自身的优势,还有一点就是优势互补。杨总您作为顺德区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促进会帮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实际上也是帮他们发掘优势, 在优势方面找到一个互补的地方。

杨少林: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字上面是“人”、下面是“止”,可以理解为“人止的地方”。对于员工来说,环境是很重要的。作为企业的领头人,松下企业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讲了一句话:松下是培养人的地方,兼做电器。所以,企业首先是培养人的地方,像吴老师讲的优势导向、像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我想这是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作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培养下属成长:对内员工跟企业共同成长,对外和客户客户一起共同成长,这个才叫完整的企业,这样才能够实现“企”字的“人止”。

那么,顺德区中小企业促进会作为一个平台,主要解决的是如何领导“人”的问题。顺德的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庞大,重要的是改变企业家的思维,所以促进会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企业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进行思维碰撞,让他们有能力应对转型带来的问题,了解如何培养员工。我们有一个顺商学院,企业家不仅跟着老师学知识,同时学员之间也能进行良性的互动,共同成长,达到思想的升华。

吴光琛:疫情期间,中小企业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建议企业家不要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而是要关注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第二点,企业要发挥创新能力,注意刚需的产品,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了解新的市场规则;第三点,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惯性比较强,遇到疫情后必须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拓宽组织边界,使机构重新焕发活力;第四点,要建立企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每个中小企业找到自己在市场中的优势,那就可以做到提升免疫力了。

杨少林:我的理解可能不一样,面对疫情,即使持续两年、三年,它也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从长期来讲,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基础不会变化。所以新冠疫情实际上是给转型升级不到位的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这些企业要“精兵简政”,倒逼企业做减法、做调整,解放思想,进行变革。


▲直播现场嘉宾进行智慧交锋

林燕飞:结合一下两位老师所讲的,实际上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有风控的意识,比如要找产品的优势在哪里,要有造血的能力;另外说到打造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从精神层面给员工指明一个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方向和核心的价值观。

吴光琛:刚才说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内在的健康,以杨总的企业为例。养宝的企业文化是“三精三耕”(“三精”即精品、精兵、精益求精,“三更”即生根、深耕、精耕细作),过去销售兽药用的是人海战术,几十号、上百号的业务员在外面到处跑,不说别的,光出差费的成本就很高,但是效率并不好。

人海战术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业务员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所以只能盲目去找。杨总提倡“精兵”,“人海战术”的成本那么高,不如把这方面的成本节省下来回馈客户。销售的人数减少了,就要求他们精准地攻克有效客户、大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反而使得企业的目标清晰了、成本降低了、效率提升了,给客户带来了更大的效益,企业和客户的粘性更强了。


林燕飞:我听说养宝还有一个企业文化,是给员工股份。这使得员工对企业有主人翁的精神,自发地为企业贡献。我觉得这点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策略上也非常重要。

杨少林:企业核心是人,如何去发挥人的作用和价值?主要是把“以人为本”当做核心理念,核心骨干股份化、“三精三耕”的战略等,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精细化发展的趋势和新时代的要求。只有有效率的企业才能够在未来保持竞争力,我们围绕这个要求,主动做减法、核心的产品精益求精。

另外,在企业文化方面,养宝追求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在生产技术层面,而且在服务、管理、营销等企业的整个发展领域里都有这种意识。我们反复讲“滴水穿石”,看准了方向,朝着一个点不断聚焦、发力,最终形成集中的优势。

中小企业如果能把一件事情、把一个产品做好,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公司,我们经常讲中小企业要向德国、向日本学习,他们上百年、上千年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和方向。


▲直播现场嘉宾进行智慧交锋

林燕飞:有粉丝提了问题,请问杨总面对国家发布的扶持政策,您觉得如何巧妙地使用“雪中炭”?

杨少林:好的政策我们有机会一定会去争取,比如说最新提到的社保从半年到全年这样普惠性的政策,我们当然要去争取。但是中小企业相对来说结构比较简单,许多中小企业从政府那里争取政策是有难度的,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呼吁过,希望政府能够更多地给中小企业管理者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变化,会给中小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林燕飞:还有粉丝问,中小企业如何借助商协会等社会力量来“抱团取暖”?这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吴老师,吴老师是瞭望新时代学习社的执行社长,平时经常组织企业家进行交流活动来做交流。

吴光琛:现在关于中小企业的社会组织特别多,因为行业的协会、商会是代表该行业的利益,是帮助行业企业发展的。

首先,作为中小企业,要努力发挥商协会的作用。商协会的优势在于它对行业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可以帮助企业找出市场的规律。

其次,遇到困难时,商协会可以“抱团取暖”,号召、团结所有的会员,共同开发市场、打造市场、研究新的技术等等。

第三,在人员配置方面,可以通过商协会的平台来调配熟练工人的资源等。

第四,通过商协会这一平台,可以汇集各方资源,帮助会员共同成长,

杨少林:而且还有一点,行业商协会聚集了一帮有智慧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在面对这场战役时,有些人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实现突围。我们经常说“身边的案例是最好的案例,身边的故事是最动听的故事”。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突围者,他的信心会传递给周围的其他人,这也是“抱团取暖”的积极作用和商协会存在的很重要的价值之一。

林燕飞:我们策划“智慧转盘”云论坛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通过这个交流平台,我们邀请到一些行业的专家,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新的思考。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皖宁

来源:瞭望新时代学习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