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法情>正文

用典型案例助力民营经济司法保护

2024-04-10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有力提升了我国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没有终点。如何更好发挥法治作用,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本期与读者一道交流探讨。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民事检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了新时代民事检察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履职实践,对指导各地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办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下,几乎所有国家机构都结合自身职能参与到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中来,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领域民营经济保护局面。其中司法机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主体权益的守卫者,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顶层规划,其中要求“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并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等五方面提出要求。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关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这些司法文件明确了司法机关护航民营经济的职责理念,并且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

不过在实践中,由于以法治机制优化营商环境面对的工作往往千头万绪,比如涉及经济纠纷和犯罪的区分、反不正当竞争规制、知识产权保护、虚假诉讼治理、破产重整、强制执行等,而且为了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还需要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区域发展状态、国家政策变化、个案情况等进行综合考量。同时,民营经济保护属于新型司法任务,现有法律条文和传统法律理论提供的依据有限,这就非常考验司法人员在裁量空间内适用法律而又不逾矩的能力。

对此,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即发布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是法律实施和政策落实的晴雨表,也承载着人民法院对公平正义的判断和裁量。早在2021年最高法就发布了人民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民商事案例,2023年最高法又推出涉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此次最高检也发布了民事检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典型案例。地方上如江苏、重庆、安徽、广东等地高院也都发布了相关案例,初步形成覆盖面广且常态化的保护民营经济典型司法案例发布机制。从笔者的观察来看,司法机关发布的相关案例呈现出日益专业化、精深化的趋势。

以此次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中的“青岛甲置业有限公司与黄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活动监督案”为例,该案不涉及早期案例中常见的纠正消极执行、超范围查封等简单问题,而是针对在建工程价值评估这一执行难点,检察机关通过监督及时纠正了评估机构明显失实的评估结果,依法保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财产权利。其他裁判结果监督案件则触及刑民程序协调、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法定代表人权力滥用规制等实体法疑难问题。这表明,相关典型司法案例的选编机制已经上升到更高层次。

这些精心挑选的典型案例内容鲜明直观,贴近司法日常工作,是提升司法机关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能力的有益教材。除此之外,典型案例还具有普法功能,能够向社会发出有力信号,增强民营经济人士对营商环境的信心。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有两方面重要工作需要深入推进:一是从典型案例中提炼出一般性司法规则,形成司法机关办理涉民营经济案件应当遵循的工作标准,增强指导性和操作性。二是将司法规则上升为立法,以法律形式固化司法保护民营经济的经验成果。今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另外还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行政法规的制修订工作,这些都将对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作者王琦,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小企业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颖颖    责任编辑:申晨

来源:法治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