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智库>研究>正文

培育理性预期 构筑信心之基

2023-01-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这一延续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大研判,突出问题导向,极其科学精准。

三重压力叠加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大国博弈、美联储货币紧缩、全球通货膨胀等多重冲击,各类不确定性风险凸显。为此,会议指出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就是要引导社会形成理性预期,通过理性预期,形成对发展信心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形成长期发展动能的信心,构筑提振发展信心的基石。

会议具体部署了五项重点工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既坚持问题导向,又坚持系统观念,更坚持胸怀天下。每一项重点工作,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和具体内容部署。

第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受三重压力与多重风险影响,当前我国乃至全球经济运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这既是一个短期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问题。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在需求侧;扩大了需求,有生意做了,就盘活了经济。就短期而言,这是一个很急迫的问题。所以,从需求侧发力,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当前,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内需求(消费与投资)是矛盾的关键点,我国经济逐步从“以外促内”步入“以内促外”的阶段。所以,内需盘活了,就成了源头活水,预期就会改善,发展信心就会更加坚实。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地区)想要生活得好,就要生产得好。只有我们生产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顾客的货币选票才会为之投票。生产得好,就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从小到大”,拥有了全世界最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新时代我们正在步入生产能力“从大到强”的新征程。这是我们一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义所在,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义所在。从长期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供给侧矛盾的关键点是自主、创新、可控、安全。所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从系统观念出发进行“纲举目张”的重点工作之一。生产得好,是一切信心的来源。

第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都需要民营经济这一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发挥关键作用。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重要特征,即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21年,民营经济税收贡献已达59.6%,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96%。三年来,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因此,当前亟须厘清认识误区,扭转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民营经济活了,经济就有活力了。更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治理结构。

第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近年来,受逆全球化思潮和大国博弈影响,全球若干产业领域资本流向有所变化,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呈现出成本导向、市场导向、资源导向、政治导向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特征。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外商直接投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从产品开放到服务开放,就是要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渠道吸引和利用外资。外资流动,是心理预期与经济信心的风向标。外资更多地来了,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就随之更强。更为重要的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不仅仅是产品与服务领域的开放,更是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改善外资企业心理预期的重中之重。

第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多重风险冲击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会议提到房地产问题,不是放在传统的社会民生内容板块,而是作为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内容来讲,表明这个问题甚为急迫,对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至关重要。同时,这是要厘清对房地产业属性与地位的认知,尤其是要正确认识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属性与地位,这是一个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支柱行业。所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至关重要。

以上五项重点工作,从需求侧、供给侧、发展主体(民营企业和外资)、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纲”的领域,分别就2023年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的具体经济工作进行详细的“目”的部署,突出了一个“实”字,为的是实干兴邦。通过纲举目张的实干,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之行。


(瞭新社)

编辑:王文婷    责任编辑:小麦

来源:中国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