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宗教>正文

单霁翔:文化遗产不能“束之高阁” 要走进民众生活

2020-11-10

杭州11月9日电 (童笑雨)“历史性城市要保护老城、建设新城,两者才能相映生辉。”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文化遗产不能“束之高阁”,要走进社会,与民众生活联系在一起。

“论说西湖——2020西湖学研讨会”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中国的文旅专家为“西湖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单霁翔进行了题为“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杭州贡献的世界经验”的主题演讲。

杭州目前拥有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在单霁翔看来,在文化遗产资源活化与保护上,杭州提供了经验借鉴。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有着“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自然景观。21世纪初西湖启动申遗,意味着“三面云山”不能出现任何一栋损害景观的新建筑。按杭州的房价,会有很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杭州守住了这个原则。

8日下午,单霁翔在西湖边散步,远处,静谧云山一览无余。近处,是成荫的参天大树。他颇为感动。“原生态的环境在城市中心还能得到这样的保护,这是个奇迹。”

单霁翔说,文化遗产保护要令其“有尊严”。这意味着,那些珍贵的遗迹绝非是“束之高阁”的珍宝,不是被观赏的对象,而是民众生活的参与者。

“今天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政府的专利,而是亿万民众都参与的事业。”单霁翔说,这是从大运河申遗中取得的体会。演讲中,他分享了良渚古城遗址案例。

过去考古遗址保护,出土的文物都被小心翼翼地掸掉灰尘,然后拍照、封存。单霁翔说,这样一来,那些灿烂的文明不会和周边村民产生联系。可在良渚,遗址地俨然成为热门“打卡点”。

但当时,良渚建考古遗址公园,曾引起很大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考古和公园两个字不能在一个名词里出现。

单霁翔始终保持一个观点:人们走进遗址地,只有感动于考古学家的贡献、感动于5000年文明,遗址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如今,良渚不仅有遗址公园,还有博物馆。无论是稻田景观还是水城门,奇特的文化景观都得到了展现。通过5G技术,游客能在这里体验良渚文化。高校也把考古、历史课堂搬到了现场,以家庭为单位的制作体验也在遗址地开展。

“考古遗址不能远离今天的社会,它应该是人们能共享的生活空间。”单霁翔说,对于文化遗存,每一代人都有保护的责任,要提高公众参与性。“文化遗产资源,从来都不是哪个国家或城市所独有的,而是人类共同的遗产。”

编辑:雪丽    责任编辑:晓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