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宏观>正文

南沙:协同港澳面向世界 建设高水平开放门户

2022-06-29

■携手奋进湾区梦

6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支持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这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赋予广东新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为南沙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拥有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多重战略叠加优势,和依托交通枢纽快捷通达香港的区位优势,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之下,肩负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历史使命。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内地首个非营利性民心港人子弟学校9月投入使用,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广州期货交易所设立……作为要素转化枢纽节点以及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南沙正加快行动,携手港澳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

协同创新,迸发湾区科创新活力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迈进。地处广深港、广珠澳的“人”字形创新走廊交汇点的南沙,一系列深刻改变正在发生。

6月10日,在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所在地,代表着港科大追求科技创新精神的“红鸟日晷”雕塑安放就位。3年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在南沙启动建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由此拉开了“香港科技大学2.0”的蓝图。如今,这所全新的高校将于今年9月份迎来首批新生。

2021年1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致贺信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联动港澳协同创新,南沙正借助香港“超级联系人”和澳门连接葡语国家的桥梁优势,共同吸引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21年,南沙成功筹办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推动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选择落户南沙;“天河二号”超算南沙分中心已累计为200余个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提供超算服务;南沙还成功孵化出一批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粤港澳科创合作不断深化。

“公司与香港大学口腔医学教授联合申报的粤港澳合作项目,政府资金以前只能在内地公司使用,现在可以直接划拨到香港大学,解决了香港高校在职教授担心不能全职来内地工作就享受不到政府扶持的难题。”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彬说,他们结合香港医疗资源和内地成果转化的优势,最早打破国外垄断,将3D打印牙齿技术落地珠三角。

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融合互促,科技创新是南沙布局做强创新型产业链集群的底气与动力。

随着香港科学园南沙孵化基地、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广州合作中心)等项目纷纷落户,南沙已累计落户港澳企业2700多家、投资总额1170亿美元。

青春有为,青年建功大湾区

“我从2016年来到南沙后,就不想离开了。”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董事总经理杨眉看好南沙综合保税区的政策红利,认为相关政策为香港传统的艺术品交易行业带来转型升级新动能。

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至关重要。广州南沙拿出好资源、提供好条件、建设好平台,打造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对于创业者来说,时代和舞台,真的太重要了。”吴嘉惠是TIMETABLE粤港澳创新创业基地创始人。在南沙创业一年来,他越来越坚信南沙将成为港澳青年来穗创业的机遇之城。“我们提供办公场地和政策咨询服务,让港澳青年拎包入驻,安心创业。”吴嘉惠说,创享湾TIMETABLE通过引入港式青创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为粤港澳青年创业者打造活跃的创业社区和生态,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务,连接更多港澳年轻人及平台资源,进一步引入港澳优秀科技创意项目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更广阔的舞台,更丰富的机会,更有力的条件,正在逐步解决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后顾之忧。

全国第一所非营利性质的港人子弟学校将在今年9月与港科大(广州)同步投入使用。学校将采用香港学制,与香港本地课程实现无缝对接,引进香港名校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提供“随到随读”的教育服务。

规则衔接示范方面,南沙推进13个领域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粤港澳团体标准服务模式,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实现港澳籍人才担任公职人员。实施支持港澳青年发展“五乐”行动计划,完善“港澳青创30条”,落户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会,创享湾等青创基地入驻300多个团队。

“我们作为一家拥有港澳背景的工程咨询公司,可以说是南沙区港澳人才职称评价政策的最大受惠者。”来自香港的华众联创工程顾问三地联营事务所工程师闫澍博士说,以往港澳工程师难以获得内地评定的职称,就业执业时只能充当“打工仔”的角色,无法享受包括待遇、住宿、就业、医疗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人才优惠。而南沙一站式服务平台启用,对在内地执业的港澳工程师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从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到民生领域的市民待遇,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加快构建。

面向世界,开放门户再向潮头立

高大的岸桥自动装卸集装箱,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搭载着集装箱自由穿行……走进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仿佛进入了一片“无人之境”。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是全球首次采用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路线、全球首例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和5G通信的自动化码头。该工程建设正是广州南沙对标国际、辐射全球的一个缩影。

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南沙做实做强交通、航运、贸易、金融等功能,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

2019年4月2日12时,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南沙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首个投用的“超级工程”,南沙大桥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新动脉,也让南沙门户枢纽的承载力大幅提升。此后,珠江口第一条双层过江通道狮子洋通道加快建设;南沙港铁路发出首列货运列车,打通南沙自贸片区陆海联运“最后一公里”;广州海关关区首家经核准出口商及首份RCEP原产地声明“落地”南沙……

随着将来深中通道南沙支线、狮子洋通道、广中珠澳高铁等建成通车,广州南沙协同港澳共建高水平开放门户的基础更加坚实。

规则机制创新突破,推动港澳资源要素在湾区畅行无阻。

去年,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南沙挂牌。作为我国首家混合所有制交易所,广期所从股权结构设计上就充分体现了粤港澳经济融合发展的理念,股东构成包括证监会管理的4家期货交易所,广东国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境外企业,其中港交所是广期所的创始股东,也是广期所唯一一个境外股东。广期所还与港交所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研究在境内外市场进行产品合作的可能性。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南沙携手港澳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伴随2022年第一缕阳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贸区“扬帆启航”。随后,南沙发布全国首个以RCEP、CPTPP双协定为对标标的制定的自贸试验区集成性创新举措,聚焦国家高度关切的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要素流动便利、金融服务、竞争政策和绿色发展六大领域。

眼下,带着“南沙基因”的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溯源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三大创新平台已走出粤港澳大湾区,向全国乃至世界输出“南沙经验”,不断刷新着全球“显示度”。

向世界,天地宽。从开放的参与者到开放的发起者,从规则参与者到规则的倡导者,南沙的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

数读

●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GDP突破2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项目达到了223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7%。

●共落户港澳企业2700多家,投资额达到1170亿美元。

●推进13个领域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

●创享湾等青创基地入驻300多个港澳团队。

●南沙自贸片区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9项。

●南沙港区四期、国际物流中心基本建成,共开通138条国际班轮航线,是华南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枢纽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1766万标箱、增长2.6%。

●南沙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占广州1/4,集聚金融类金融机构超6600家。

●融资租赁企业占全国1/5,累计完成196架飞机和81艘船舶租赁业务。

●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结算量超4800亿。


(瞭新社)

编辑:李嘉朗    责任编辑:沐沐

来源:南方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