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大湾区>港澳>正文

广东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进一步提升

2022-06-14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创新实践。

6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通过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补足发展短板,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

强化支撑▶▷

沿海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省八成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功能区,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通过差异化政策举措,推动各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赛龙夺锦、各展所长、相得益彰,进一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意见》两份纲领性文件以及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佛山、东莞、老区苏区等系列政策文件;规划建设五大都市圈和一批重大区域发展平台,形成了一系列行动方案和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在一系列重磅举措的有力推动下,‘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朱伟介绍,珠三角核心区优质资源、高端产业进一步集聚,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已经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有力支撑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稳居全国首位。

此外,沿海经济带陆海统筹、港产联动态势明显。沿海经济带拥有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湛江、江门等6个亿吨大港,创造了占全省八成的经济总量,产生了占全省九成的进出口总额,沿海经济带作为全省发展主战场地位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态势也在显现。北部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省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6.4%,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7.1%,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在强化各区域主体功能的同时,广东注重‘核’‘带’‘区’协同联动发展,全省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进一步提升。”朱伟说,“十三五”以来,沿海经济带东翼、沿海经济带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珠三角2.1%、1.2%和1.5%。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增长了61%,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

硬件升级▶▷

全省高速通车里程超1.1万公里

近年来,广东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外高效联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2015年广东实现‘县县通高速’,2017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第一次超过珠三角,2020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成为全国第一个迈入1万公里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1万公里,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黄凌介绍。

广东正全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以跨区域战略性高速通道和面向全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市市通高铁”,“3+4+8”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加快成形,天然气主干管网实现地市全覆盖,基础设施网络空间布局与功能结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均衡通达态势日渐形成。

在产业发展方面,广东省以“核”“带”“区”主体功能定位为引领,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推动城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透露,目前,全省以发展工业为主的高新区、经开区、省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161个,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6万亿元,约占全省的四成。其中,“一核”园区71个、“一带”东西两翼园区50个,“一区”园区40个。广东一方面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促使老园区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规划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整合资源打造新增长极。

以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例,广东正全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朱伟介绍,汕头市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300亿元;加快建设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已实现24.5万千瓦并网发电。“十三五”以来,汕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6.44%,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而在湛江,该市成功引进总投资约760亿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全力推进中科炼化一体化等4个投资超百亿美元的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2021年,湛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9.1%,工业投资增速26.8%,均为全省前列。

吴红还透露,广东省积极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为产业发展腾挪新空间。例如,通过打造顺德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村改腾挪的土地空间,引进百亿投资的海天装备项目,并集聚了10多家产业配套企业,成为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的示范。

财政支持▶▷

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占省级支出七成

“据统计,2016—2021年,‘一带一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6789元提高到9044元,年均增长5.9%,缩小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国煌表示,省财政通过突出强牵引、促发展、兜底线、补短板四方面,推动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他介绍,广东省财政突出强牵引,全力服务重大区域战略实施,专项支持南沙、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发展平台,2021年支持资金达到178亿元,并对大湾区交通、科技等领域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比如,我们统筹约130亿元支持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安排98亿元支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陈国煌举例。

在促发展方面,广东统筹财政资金和债券资金,推动粤东城际铁路、广汕汕铁路、广湛铁路、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建设,帮助东西两翼对接珠三角、融入大湾区。此外,省财政支持筑牢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和绿色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年均增长27.8%,2021年达到80亿元。

“2016—2021年,广东省财政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年均增长8.5%,去年达到4827亿元,占省级支出的比重约70%。”陈国煌介绍。此外,为突出补短板,我省通过强化省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减免欠发达地区重大项目出资责任、主动承担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配套资金,减轻欠发达地区财政负担。

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保持在70%左右,2021年达到1.28万亿元,重点向“一带一区”、向农村基层倾斜。

目前,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不断补齐粤东粤西粤北部分地区高等教育、高水平医院等方面的突出短板。具体而言,在基本完成中心卫生院、县级医院升级建设任务的基础上,2018年起省财政投入155亿元,推动实现高水平医院地市全覆盖;2017年起省财政投入超70亿元推进欠发达地区高校建设,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另外,省财政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实现高铁、管道天然气、农村集中供水等全省的地市全覆盖。


(瞭新社)

编辑:李嘉朗    责任编辑:沐沐

来源:南方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