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军事>军民>正文

一条路的红色回响!四川省巴中市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纪行

2022-04-28

一条路的红色回响

——四川省巴中市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纪行

■罗双奇 任 英 中国国防报记者 孙绍建

铺展神州大地的高速公路,串联起星罗棋布的红色印记。

今年年初,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省巴中市的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正式通车。这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宛如游龙,盘踞巴山秀水间,绵延南北30余公里。吸引公众目光的不仅有“两岸青山相对出”的秀丽山色,更有点缀在高速公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的红色文化浮雕、主题展览和立体标语。

沿着高速看风景。路,亦是风景。

路,拉近的是昨天 点点星火忆英烈

从巴中市区驱车个把小时,由巴万高速广纳枢纽转入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一幅赤红浮雕像映入眼帘。顺着浮雕上坚毅高大的红军战士昂然举旗的方向,一条红色历史文化长廊豁然开启。

这条路以“点点星火忆英烈,片片红叶漫山河”为主题,把“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融入建设全过程,金色五角星、红叶等元素贯穿始终,寓意“一星一英烈、一叶一追思”;通过摩崖石刻、浮雕等,全面展现红军反“围剿”、越秦岭、渡汉水、入川东等革命历史场景,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成就等。

一路前行,我们共经过7条隧道,隧道上方的LED投影画面回放着一幕幕历史场景:战士们簇拥着将旗帜升起,转战川东北的红军与川东游击队会师,红军战士相互扶持坚毅前行……行至最后一条隧道时,“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16个字浮现在眼前。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政治训词,如今已成为新时代巴中的城市精神。

大约20分钟后,记者一行到达王坪高速公路收费站。与此前金色、红色等鲜艳色彩不同,左侧护坡上印有深灰色的“25048王坪”字样。它提示我们,这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的终点站——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到了。

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红军入川第一城,通江县红色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革命露天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地处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镇广高速王通段的通车,让在莽莽秦巴山深处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有了时代印记。从通江县城到烈士陵园由过去的90分钟缩短至20分钟,游客瞻仰缅怀先烈的道路更加通畅。”通江县交通局副局长李劲松说。

“我们利用边坡、中央隔离带、隧道等载体,刻画红色文化标语11幅、文化剪影3幅,制作红色文化墙6面、红色文化投影1处、红色文化雕塑3个。”高速红色景观打造负责人龙宇介绍,高速公路建设初期,他们广泛征集文案,深挖红色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力求打造红色“交通+旅游”示范点。

一条坦途通南北。宛若一条红色系带,镇广高速王通段串联起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邓小平故居等红色景区,形成极具魅力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吸引广大官兵和干部群众前来触摸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路,承载的是今天

擎旗自有后来人

3月底,一辆辆大巴车满载着特殊的游客行驶在镇广高速王通段。他们身着迷彩服,胸戴大红花,肩披“光荣入伍”绶带——100余名通江籍新兵,沿着这条红色之路,奔赴火热军营。“一路走来,我感到身上的军装更加神圣庄严。我们来自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更要当好红军传人。”新兵张礼金感慨地说。

90年前,距离此处不远的通江县两河口镇,1.4万余名红四方面军主力通过浮桥,在群众的欢庆锣鼓声中入川。如今,在红军涉水入川的河口,两座桥梁横跨两岸。

“这条红色高速公路的开通,让出川通道更加顺畅,也为我们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课堂。”通江县人武部部长伍志新说。今年,该县人武部特地将预定新兵役前教育训练的最后一课,搬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和高速公路服务区。

在高速公路修建之初,巴中军分区和通江县人武部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不仅出动民兵参与征拆工作,还为打造红色景观提供历史资料。今年上半年征兵工作启动,他们以高速公路上的红色景观为主要内容制作宣传画册8000余份,送到适龄青年手中,点对点开展征兵宣传,增强适龄青年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高速公路通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王坪村参观见学,我们预测今年到烈士陵园和纪念馆参观人次会增长30%至50%。”川陕苏区纪念馆副馆长李坤容说。今年清明节前夕,来自社会各界的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微党课、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他们先后接待30余批红军后代和100余个社会团体,共计5万余人。

“这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让红色旅游‘换挡升级’,更让国防教育走上了‘快车道’。”巴中军分区副司令员赵荣说。去年,巴中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意见》,军分区拟将这条红色高速公路列入新一批国防教育基地名单。此外,他们还对高速公路红色景观及巴中市红色景点讲解员分批次进行国防知识培训,实行岗前试用制,并聘请一批老红军、老党员和专武干部担任监督员和义务讲解员。

红色之路掀起研学旅游热潮。乘着东风,巴中市军地广泛开展以“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唱一首红军歌、听一堂传统课、看一部红军片”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聘请当地党史办的同志为名誉教员,讲解革命传统知识。

路,通向的是明天

老区旧貌展新颜

沿着宽敞的柏油马路,汽车驶进王坪新村,油菜花缀满门前屋后,黑瓦白墙的住房一楼一户,整洁敞亮。

2012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完成改建和扩建,原王坪村集体迁居到现在的王坪新村。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拟认定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出炉,王坪新村名列其中。

村委会楼前,村民活动中心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中。看到记者一行,村干部王兆军热情地迎上前来:“年初以来,来打卡红色主题高速公路、瞻仰烈士陵园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是红军入川90周年,最大的喜讯就是镇广高速王通段修到了村口。”谈起高速公路修通前后的变化,王兆军笑得合不拢嘴,“路修通了,产业引进来、产品走出去搭上了‘快车道’。烈士陵园附近的芍药产业园正在动工修建中,村里的24家农家乐、民宿、商店的生意日益红火,辐射带动2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预计今年村民户均增收1800余元。”

在通江县人武部政委陶懋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从王坪新村向北蜿蜒而上,来到县人武部对口帮扶村——胜利乡瓦窑坪村。放眼200多亩藤椒产业园,片片绿潮中,洋溢着一股股藤椒花特有的鲜香,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秀美乡村图景。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对藤椒进行修剪,擦汗间隙,看到身着军装的陶懋,纷纷挥手示意。

2017年12月,陶懋从作战部队交流到通江县人武部。当时,正值脱贫攻坚战向纵深推进、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关键时期。瓦窑坪村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极为不便,贫困发生率高,如何破局?

“要想富,先修路,一定要先把路修通。另外,可以把群众的土地流转过来,发展集体产业,淘汰传统农作物,因地制宜种植青花椒、藤椒、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发展个体养殖业。”经过实地调研,瓦窑坪村走出贫困的路子逐渐清晰明朗。

在县人武部帮扶下,藤椒产业园迅速成型,家家户户的小规模种养业也蓬勃发展。此外,全村13公里的村道全部硬化贯通,13口水井投入使用。产业园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夯实了全村发展基础,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2019年,瓦窑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均超过脱贫标准,退出贫困村序列。2021年,通江县人武部被四川省军区表彰为决胜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红色高速公路的通车给瓦窑坪村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回忆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日子,陶懋对“路”感慨颇深。他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协调地方,努力让农村变景区,强化红色文旅与乡村特色体验服务的配套宣传,促进“交通+旅游”“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既富老区,又富老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我们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通江县长谭青松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县以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发展壮大特色种养业,在建设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同时,积极培育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挥红色、绿色、特色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和农旅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透过谭青松的口中,一幅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王尔东

来源:中国军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