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数码>正文

冬残奥冠军有可能战胜冬奥冠军吗?

2022-03-14

清华大学的团队研发了滑雪假肢,为寒冷感知不敏感的截瘫运动员开发了保暖护具;国产智能仿生手帮助上肢残疾的贾红光顺利完成了冬残奥火炬传递……

3月2日,火炬手贾红光在天坛圜丘传递城市火种火炬。新华社记者夏一方摄

在这届冬残奥会上,我们看到了更先进、更多元、更体贴的助残科技,为运动员提供更舒适便利的生活,也帮助运动员提高了成绩。

科技助残未来还会有更多应用。例如视障运动员滑雪需要领滑员,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视频实时传送给领滑员,视障运动员或许可以通过“在线”听提示独立完成高山滑雪比赛。

显而易见,科技进步正在为残疾人运动员带来更多可能性。这不由得让人畅想,未来残疾人运动员会不会在某些项目上成绩超越健全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当通过器械提高身体机能、完成肉身难以完成的动作成为常规操作——就像我们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那样,那么残疾人和健全人还有多少差异呢?

事实上,肢体残疾运动员已经能像健全运动员一样驰骋赛场。多亏了碳纤维这种新型材料,截肢运动员得以使用轻巧、有弹性和紧凑的假肢或跑步“刀锋”来代替小腿和脚踝。碳纤维假肢的普及是残奥会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田径赛场上,在此之前截肢运动员的百米成绩从未突破13秒,碳纤维假肢出现后,运动员的成绩开始高歌猛进,如今在最快的组别,这一纪录距离10秒大关已经不远了。

2016年5月30日,伦敦残奥会跳远冠军、德国运动员马库斯·雷姆手捧假肢拍照。新华社发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冬残奥会成绩超过了冬奥会,别惊讶!这很可能会发生。当然这有待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身体潜能的进一步激发。

正在进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上,虽然有6个项目与冬奥会相同,但比赛赛道、赛制等都有所不同,例如单板滑雪项目在赛道长度和难度上均有所降低。客观上,冬残奥会选手的成绩还追不上健全人。这主要是因为针对残疾人的训练方法目前还不及健全人的完备,助残设备也还没能弥补残疾人与健全人在身体条件上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这两点在客观上都将不成为问题。

衡量运动员水平,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同场竞技。从规则上讲,奥运会没有排除残疾参赛者。只要成绩达到奥运资格线,或是通过奥运资格赛,残疾人运动员同样能参加奥运会,在乒乓球、铁人三项、田径等比赛中就曾有残疾人选手参加奥运会。

3月11日,中国选手刘梦涛在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体育竞技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赛。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所以才有了残奥会和其他残疾人赛事。反之,残疾人运动员也可能通过助残装置获得相对于健全人的竞争优势。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例子。

曾有双腿截肢运动员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用“刀锋假肢”参加了男子赛跑。但后来国际田联(现世界田联)组织了一批专家,经过测量分析认为,残疾人运动员的碳纤维假肢跑起步来比健全人省力17%,构成了新的不公平竞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了百余年,其核心价值在于挑战人类自身的身体极限,因此在技术爆炸的时代,奥林匹克的舵手们一直在审慎地调整和把控着高科技装备和技术的使用界限。否则,在智力运动领域发生的“阿尔法狗”横扫世界围棋高手的事情,恐怕也已经发生在奥运赛场。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更新以及观念的变化,我们将更加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个体育伦理的问题——在竞技中,科技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守住公平竞赛的底线?同时我们也相信,人类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让它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不放弃价值底线。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智能仿生手生产公司强脑科技相关负责人就认为,科技辅助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解决冬残奥运动员在生活上的顾虑,帮助他们以更专注的精神和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实现他们的奥运梦想。

无论科学技术走到哪一步,激发潜能、重塑信心、获取勇气和希望才是残奥会的初衷。

体育也好,科技也好,都是人类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助力。以人为本,是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瞭新社)

编辑:李玲    责任编辑:陈结

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