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AI>正文

石中英:什么是好的教育?

2022-03-04

2022年两会将至,高质量教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教育既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可以从哪几个层次来理解?围绕高质量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家石中英给出自己的观点。

2021年两会期间,当时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发言时回答了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问题。他认为好的教育就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唐校长的回答引起了教育界的反响。

那么什么是好的教育?

在教育思想史上曾有无数的教育家、思想家给出自己的回答,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谈到,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心灵发生转向的人,用动物学隐喻来表达这个思想,就是我们的心灵从低处转向高处,从虚假转向真实,从黑暗转向光明,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关注的是高处、真实处、光明处,他就受过真正的教育、好的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坚决反对教育和生活的脱离,认为教育就是要提高行动主体不断适应环境的能力。

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里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好的教育就意味着个人德行的提升、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理想国家制度的实现。陶行知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生活力。

在我看来,好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提升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促使一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并给予他们服务这个社会的本领,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关于好的教育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我觉得也有一些内涵可能是共识性的。

如何理解好的教育?

我认为好的教育包含四个层次的理解:第一,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是完整的教育,是赋能的教育,是指向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教育。什么叫适合的教育?从哲学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找不到两个完全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最核心的,也是最高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最本质的定义。完整的教育,而不是片面的教育和分裂的教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有一位儿童教育专家井深大写过一本书,题目是《精神道德情操——无视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对日本的考试给青少年造成的戕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美国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退休以后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对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精英大学在若干年来迎合商业的需求,遗忘教育的宗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所以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片面的人、分裂的人,教育应该是赋能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教育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由精神作为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最后,教育要指向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这是第一个层次,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角度来谈好的教育。

第二,教育要促进公共生活的改善。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你要认识一个人就要认识他的社会关系,人的问题也反应了社会关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要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价值的关怀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的前途,教育必须把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合作、社会信任、社会公正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所以教育家眼中的孩子绝不仅仅是他个人,他们还是未来的社会成员。

第三,好的教育就是要促进全体人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发展的价值基点,所以我们搞的教育绝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我们的教育是为全体人民的,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即便我们要培养精英,这些精英也是人民的精英,他们的核心使命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单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前途和荣耀。

第四,培养全球公民。2021年世界人口已达78亿。我想这个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享受和平发展、公平、公正、民主、自由,但是要实现这样美好的理想是非常不容易的。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疾病、贫困、气候变化、价值观的偏见、历史的宿怨等。我们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所以好的教育一定要超越个人主义,要超越狭隘的国家主义,要有更广大的价值视野。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全球公民意识,今天还要培养他们生态公民意识,只有这样的公民诞生了,我们才能看到教育的美好,才能看到教育的力量。

教育总是蕴含着希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而人类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团结和协作,其实这些价值原则也适合于日常的人际之间。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没有信任、没有团结、没有坦诚、没有协作我想我们人生的意义、生活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瞭新社)

编辑:何川宁    责任编辑:苏穗越

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