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一带一路>正文

慕安会无果而终 西方力不从心

2022-02-22

为期3天的第58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20日结束。会议正值乌克兰局势剑拔弩张之际,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成为焦点话题。西方国家试图在这一问题上展现团结,但各方安全、经济利益各异,立场难以达成统一,加上俄政府未派代表团出席,会议未能为解决乌克兰问题开出任何良方妙药,而这恰好印证了今年会议的主题——“无助”。

当今世界面临各种紧迫的全球性挑战,西方已无法单独应对。各国唯有在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下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才能摆脱“无助感”,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聚焦“摆脱无助感”

“摆脱无助感”,这是14日发布的《2022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为本届慕安会定下的主题。报告说,在多重危机挑战的影响下,西方国家感到力不从心,失去把控能力和决心,认为已无力改变当前困局。

这种“无助感”几乎涉及当前全球面临的全部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会上呼吁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抗击新冠疫情提供更多援助;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对地缘政治竞争影响减缓全球变暖的努力表示担忧;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警告,冲突、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因素正将数百万人推向饥饿的边缘……

会上最热的话题,还是大国竞争和地区冲突,尤其是当前的乌克兰局势及其反映出的俄罗斯与西方的尖锐矛盾。西方国家领导人谈话重点几乎只有俄罗斯和乌克兰,以至于慕安会主席伊申格尔在闭幕致辞中说,俄乌局势占据了会议大部分议程,各方应更多关注其他问题。

伊申格尔说,负责慕安会14年以来,今年的会议是最重要的一次,因为当前世界上各种危机在相互影响中不断恶化,而且这种趋势正不断上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时常有人问他,现在是否处于“新冷战”中。他的回答是,如今全球安全面临的威胁,甚至比冷战时更复杂、更庞大。

回顾近几届慕安会,从2018年年度报告《危机边缘,悬崖勒马?》,到2019年的《全球拼图:谁来拼起碎片》,再到2020年和2021年聚焦“西方缺失”,最后到今年的“摆脱无助感”,西方国家主导的这一国际战略和安全论坛频频聚焦“不确定性”,集中反映出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现状的深度困惑和对前景的普遍担忧。

西方内部显分歧

西方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源自内部的矛盾与分裂。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跨大西洋关系出现严重裂痕。一直是西方“家庭聚会”的慕安会,变成声讨美国单边主义的宣讲台。2021年美国新政府上台,拜登成为参加慕安会的首位美国总统。他反复强调“美国回来了”,试图以此强化跨大西洋关系。

在今年慕安会上,西方国家的确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展现团结。会议期间,西方国家领导人和高官举行多场双多边会晤。七国集团外长19日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俄罗斯利用其对乌东部民间武装的影响力,履行实施明斯克和平计划的义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自从“这场克里姆林宫制造的危机”开始以来,欧盟和跨大西洋共同体就“完全团结在一起”。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强调,跨大西洋团结可以帮助西方摆脱“无助感”。

然而,西方国家口头上的团结,难以掩盖立场的明显差异。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和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会上对俄态度最为强硬,不断渲染俄对欧洲的安全威胁,并警告如果俄“入侵”乌克兰,将遭受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

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传统大国立场明显温和得多。德国虽然也警告俄“入侵”乌克兰将引发制裁,但同时强调外交途径仍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重要手段。面对乌方的武器进口需求,德国予以明确拒绝。对于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关切,即北约不得吸纳乌克兰为成员国,德国总理朔尔茨更是明确表示,近期此事不会提上议事日程。

观察人士指出,在对俄关系上,西方国家各自安全和经济利益不同。随着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发展,西方内部的分歧可能继续扩大。

多边合作是正道

慕安会在历史上一直是西方搭台、西方唱主角的论坛。加之今年俄政府代表缺席,本届慕安会几乎成了西方阵营单方面指责俄罗斯的内部会议,并因此引发抗议。

会议期间,近千人在会场附近广场举行集会,反对北约的“战争准备”,呼吁同俄罗斯和平共处与合作。参加集会的医学院学生、25岁的雅克·诺伊曼说:“美国一再声称俄罗斯将入侵,我认为这是制造战争恐慌,分散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碳减排等真正问题的关注,非常遗憾。”

尽管慕安会上狠话大话频出,但倡导合作和担当的理性声音并未被淹没。“除了外交别无选择……所有问题,包括最棘手的问题,都必须通过外交框架解决。”古特雷斯说,联合国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谭德塞说:“面对共同威胁,我们需要合作与协调,而不是助长这场疫情大流行的混乱和不连贯,这可以解决我们所看到的信任赤字。”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视频讲话中说,我们应该在多边主义的旗帜下加强团结合作,在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一起划桨而非相互掣肘,彼此鼓劲而不是相互攻击,才能战胜当前的挑战,迈向光明的未来。

分析人士指出,当今世界,一个自身实力不足、共同立场缺失的西方既不能代表全世界,也无法单独应对全球性危机和挑战。要想摆脱“集体无助感”,必须寻找新的路径,那就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平等互信、团结合作,共同建设更加繁荣稳定、公平公正的世界。


(瞭新社)

编辑:何川宁    责任编辑:苏穗越

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