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产业>正文

虎年中国如何继续端稳饭碗?

2022-02-05

民以食为天。虎年到来,在新的一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粮食能否获得丰收?中国人如何继续端稳饭碗?

粮仓丰盛

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历来将粮食当作头等大事,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视作“天大”的事,对粮食生产紧抓不放。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极端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过1.3万亿斤,达到1.3657万亿斤新高。同时,中国粮食储备充足,据官方数据,当前,中国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以小麦为例,在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库存持续增加,目前可满足中国人1年半的消费需求。

展望虎年,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粮仓丰盛”仍将是中国粮食供给形势的“主旋律”。

挑战犹在

在粮食供给充足的同时,也要看到,今年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2021年国际粮价创近十年新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宽松货币影响,加之气候变化导致局部产粮产区极端干旱洪涝风险依然存在,预计今年国际粮食价格在高位震荡的可能性偏大,大幅度回落可能性较低。国家粮价高企会对中国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下,国际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粮食进口的稳定性也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国内粮食主产区受到干旱洪涝灾害影响的风险依然存在,加之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地租、种子、人工等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也将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姜文来说。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表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食品的改善型需求增加,优质口粮、饲料粮的需求增长,加之耕地资源有限,因此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的一根弦。

未雨绸缪

面对复杂的国际粮食格局和国内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中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再加码”,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确保中国人长期端牢自己的饭碗,专家指出,中国应该坚持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之路。

叶兴庆表示,从长期供给保障看,中国应立足国内,坚持“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以种业为核心的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发展机械化,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姜文来表示,保证粮食安全,还要确保党政同责真正见效。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确保粮食产量实现既定目标。此外,近期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官方需要关注农业生产资料走势,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灾害天气,也要做好相应的防备。

针对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国内的影响,李国祥指出,国际上价格上涨明显的主要是小麦和油,小麦等口粮中国是完全可以自给的,大豆和油料还会继续依赖进口,但根据政府的规划,今年中国将扩种大豆和油料,从而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瞭新社】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王尔东

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