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金融>正文

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码

2021-11-18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当前多方关注的重要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缺口超7000亿美元。在金融监管部门支持下,金融机构正通过产品创新在相关领域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

 

1114日,游客在仙居生物多样性科教中心博物馆参观。该博物馆主要以展示浙江省仙居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为主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将带来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丧失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诸多不可逆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绿金网络与INSPIRE联合课题组发布的《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中期报告说,金融行业不但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所带来的“物理风险”,同时也面临保护生物多样性政策出台所导致的“转型风险”。具体来说,未来许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活动将被迫停止,可能导致投资于这些领域的部分金融资产成为坏账或估值下降。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已在积极采取行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加大支持生物栖息地环境优化,推动高原湖泊生态修复,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义务。

“中国发展绿色金融初期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为污染防治、节能改造等项目筹措资金。随着环境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气候变化成为下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好新发展理念,为筑牢生态屏障、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金融力量。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金融机构作为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角色独特,既可以通过投资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也能发挥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填补融资缺口。

资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已经开始正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披露,如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其中含有绿色相关和影响相关的要求。金融机构也正通过产品创新在相关领域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

今年9月底,中国银行成功发行等值18亿元人民币的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近期,中国工商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

兴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家进表示,银行业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聚焦三个方面,一是以金融活水涵养生态之水,二是以金融力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三是以金融创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据了解,近年来兴业银行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细分行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相关领域融资余额已达2198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三野指出,实践表明,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大有可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很大,银行业如何最大限度筹集资金支持生态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和银行业积极努力的方向。

引导更多资金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

虽然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业内人士表示,整体来看,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仍存在意识不到位、相关产品准备不足、风险评估不到位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指出,生物多样性风险大体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可借鉴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在金融机构微观层面和经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对风险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可先从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程度最大的行业或地区着手,分析相关行业、企业受生物多样性损害影响的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

谈到如何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生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绿色金融可以从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披露金融机构环境信息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有利于碳减排的体制机制,支持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清洁交通等领域创新发展。同时,可以在绿色金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中设置一定的激励性指标。

马骏建议,金融机构不仅要关注投资项目的财务回报,在评估财务风险时还要关注对生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关注生物多样性损失可能对投资本身的影响以及违规建设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并引导更多资金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项目中。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吴铭    责任编辑:戚浩轩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