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AI>正文

时代变迁,“真理的甜味”始终滋养青年

2021-07-07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彼时,以《新青年》杂志、《共产党》月刊、《向导》周报等为代表的一批刊物、报纸成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为有志青年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吹响冲锋号角,也为党的光辉伟业写下红色序章。今天,传播交流手段日益多元,但通过媒介平台宣传真理、发动青年的努力始终在进行,滋养着一代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崇高志向。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为了激励新时代青年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我们聚焦近现代及当代面向青年的媒介平台,在跨越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感受真理的力量、青春的光彩。

北京,参观者在李大钊烈士陵园观看“不朽的功勋——李大钊生平事迹展”。 新华社发

【革命年代·炽烈情怀】

《新青年》:点燃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

讲述人:河北省李大钊纪念馆副研究馆员 刘晓艳

每次走进纪念馆的文物库房,我都会再翻一遍《新青年》。泛黄书页中的文字仿佛牵引着我回到百余年前,感受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求索救国之路而付出的努力。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随创刊人陈独秀迁入北大。因为李大钊、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加入,《新青年》于1918年起改为同人编辑。

李大钊的《青春》是《新青年》杂志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佳作。“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它如冲锋号角一般,激荡起中国青年强烈的爱国热情,鞭策着青年们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矢志奋斗。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大钊在《新青年》第5卷第5号上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在文章中,在演讲坛上,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而这个新潮流就是马克思主义。他振臂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的文章激发了中国青年对时局的关心,很多早期革命者开始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例,思考中国的革命问题,并积极探索出路。随后,天津、湖南、湖北、上海、陕西、山西等地的学生也想方设法积极学习《新青年》,将其视作精神食粮。当时获得一本《新青年》很不容易,有些已经被翻阅得残破了,还被青年争相传阅,甚至邮寄来、邮寄去。天津觉悟社成立后,周恩来等成员邀请李大钊到天津做演讲。演讲完毕,青年们传诵了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战后之妇人问题》等文章。

1919年9月,李大钊利用编辑《新青年》第6卷第5号的机会,将之办成“马克思研究专号”,组织刊发了多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且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成为当时最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自此,新文化运动开始由对“科学”“民主”的宣传,发展到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阶段。

百余年前,《新青年》编辑部的先锋们把新文化、新思潮,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带给了旧中国,星星之火很快燃成燎原之势。今天,回望那段历史,仍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对青年们的震撼与感召,带给我们无尽启迪。

青年人在上海徐汇区一家新华书店举行的“青春铭党史,书香砺初心”主题活动中阅读书籍。新华社发

中国青年要有“砥柱中流之责任”

讲述人:李大钊之孙 李建生

我对爷爷李大钊的了解,主要是从父辈、大姑的讲述以及相关回忆录中获得的。爷爷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爱护青年,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他与青年们的故事。

大姑李星华还在原北京孔德学校上学时,有一次回家唱起了校歌,校歌中用不少美好词汇描绘了校园环境。爷爷听后对大姑说,歌里唱得不对,校园附近的河流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我天天到北大去,都从那里经过。这是在教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你们要学会看清事实、尊重事实。不过,他转而意味深长地说,这些美好的画面终究会变为现实,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爷爷对青年知识分子十分爱护。比如,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刘仁静考入北京大学读书,但因为家庭贫困而无力支付高额学费。为了让他完成学业,爷爷主动为他写了拖欠学费的保单,并垫付学费。至今,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内还保存着爷爷亲笔写的一张字条:“刘仁静同学学费先由我垫。李大钊。”一些老同志回忆说,大钊同志爱护青年学生,就像“老母鸡保护一群小鸡”。

爷爷与《新青年》杂志渊源很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他编辑《新青年》时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他为《新青年》撰写的《青春》一文在当时影响很大,文章以鲜明的辩证思想展现了他所理解的青春哲学。“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强调了青年在实现民族独立过程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当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大部分成员都是青年,他们是当时最有激情、对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些年,爷爷的事迹、精神在当今青年群体中越来越被重视、弘扬,他为探索救亡图存而不畏牺牲的决心,他坚信革命事业必将成功的乐观主义精神都成为激励中国青年为实现民族复兴而矢志奋斗的动力源泉。

以笔为矛,“报答我最可爱的人类”

讲述人:上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俞秀松烈士继子 俞 敏

母亲年纪渐长,心头始终牵挂着继父俞秀松烈士。1982年,我从浙江回到上海定居,帮母亲寻找与他相关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了继父诸多值得铭记的事迹。其中,通过创办报纸杂志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段重要经历。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继父和宣中华等人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创办了《浙江新潮》,他任主编。《浙江新潮》是周刊,每期四开四版一大张,以观点鲜明、言语犀利而著称,影响十分广泛,共有30处代派处,分布在黑龙江、北京、湖北、上海、日本等地。其中引人注目的作者有“长沙马王街修业学校毛泽东君”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杨贤江君”。

当时,继父等一群刚从封建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的青年,认为要先把旧的家庭制度推翻,然后才能建立新社会。《浙江新潮》在第二期刊登了施存统写的《非孝》,矛头直指封建礼教,一时轰动全国。北洋军阀连忙下令禁止,并取缔了《浙江新潮》。

1920年3月27日,继父经李大钊介绍到了上海,参加了进步刊物《星期评论》社的工作。正是在这一时期,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被交给继父,请他转交给陈独秀出版发行。

1920年8月15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创办了一本专门面对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劳动界》。我在莫斯科的档案馆找到了记载继父参加《劳动界》编辑工作的资料。他还和陈独秀、李汉俊一起创办了《上海店员周刊》,这些都是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教材,被工人称为“喉舌”和“明星”。

我还找到了继父于1930年写的自传和履历表,里面记录着他的职业是记者,参加过工人报刊的编辑工作。1933年,继父受苏联委派,到远东伯力边疆区委担任中文报纸《工人之路》副主编。《工人之路》创刊于1922年,为身处远东的中国工人服务,推动国内外信息的传递与交流。1938年,这份报纸停办。16年间,它从一星期一版增加到隔日一版,一共刊发1700期左右,1934年发行量已近七万份。继父经常在上面写文章,反映远东边疆地区工人的生产和工作状况。《工人之路》还经常刊登中国国内红军反围剿胜利等时政消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如周达文、王稼祥、伍修权、汪寿华、梁柏台等都为这份报纸供稿,或者参加编辑工作。

时光流转,我已花了二十多年搜集、整理继父的生平资料。其间,我深切感受到那一代年轻人为改变中国面貌、呼唤国人觉醒而不懈奋斗甚至壮烈牺牲的高尚品格。这些年,我也努力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他们勇敢无私、为国捐躯的精神。继父曾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我将必定要总报答我最可爱的人类。”重温此话,内心激荡起一股热血,让我更加明确自己这些年所做事情的意义与价值。

《新青年》封面 资料图片

【新时代·新平台】

以“新青年·新主播”激发新奋斗

讲述人:共青团云南省委兼职副书记 周怀君

新时代的青年关注哪些话题?他们渴望怎样的表达与交流?怎样让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以更生动、更深入的形式走近青年?2020年4月27日,由共青团云南省委和云南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的“新青年·新主播”项目正式启动,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一段探索,力争将理论融入实践中、带进生活中,为青年成长成才打造一块特色阵地。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总结出“1+1+N”的规划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党的领导为中心,党旗所指、团旗所向;一个平台,即以关爱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打造融媒体宣传平台;N个矩阵,即培养青年榜样,扩大青年影响力辐射力。为了符合青年的习惯与喜好,这档节目采用全媒体融合模式推广,以云南音乐广播FM97播出平台为基础,同时在快手、抖音、B站以短视频、网络直播形式推送。

《你好,大学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年轻教师朱丹是这档节目的策划人之一。栏目推出时,正好赶上大学生毕业季,“就业”成为青年面对的焦点话题。朱丹和团队精心编排,将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作为、奋斗精神的理论贯穿其中,围绕基层就业、创业机遇等问题推出了8期节目,参与节目的嘉宾有企业家、创业者、高校专家以及普通学生。学生们身边的“达人”,云南大学法学院学生完宗达就作为嘉宾与网友分享了创业经历。

此外,《云岭青年说》等板块也用直播、视频、访谈等方式为青年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青年向上向善,以青春盎然的方式引领青年、感召青年。

在与青年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身上的蓬勃生机,感受到他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信心,以及渴望创新创业、奋斗拼搏的激情。未来的节目中,我们会更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努力在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青年大学习”掀起“红色旋风”

讲述人:团中央宣传部“青年大学习”项目团队

时代在变,理论学习、传播的方式与渠道也在不断变化。2018年8月,团中央正式启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采用“短视频+问答”形式,生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课每周一期,每期8分钟左右。到现在,已经累计推出了11季110期,每期收看人数稳定在4500万人左右。

“青年大学习”的缘起,是我们考虑到如果只简单向青年转述文件精神、理论表述,很难入脑入心。而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就是推动“转述”向“转化”跃升,引导青年学习理论、运用理论。

于是,我们请来青年们的同龄人作为嘉宾,以短视频互动的形式呈现课堂内容,不少正能量网红、演员都站在了镜头前,与学习者实时互动;我们把“与我有关”的小事嵌入对国家战略的具体阐释中,让学生们从身边之事中感受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我们在红色纪念馆、名人故居、脱贫攻坚现场等地取景,运用航拍、手绘等形式,以更具代入感的沉浸形式把课讲生动,满足青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愿望。

为了做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期内容,拍摄团队专程去上海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以及嘉兴南湖红船现场取景,并邀请复旦大学学生、正能量网络大V@老番茄出镜领学,综合运用实景拍摄、历史影像、电影片段、动漫卡通等形式,并制作了衍生产品“青年大学习”诞生记Vlog。这期节目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6亿,居B站热搜榜榜首,吸引大量青年以“追剧”的热情了解我们党的“红色起点”。

2021年1月11日,“青年大学习”发布课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展现我们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来到曾经的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请当地90后扶贫干部、“背包书记”任敏当讲师,融入普通牧民家庭、青年创业者的视角,讲述党领导中国扶贫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青年网友们纷纷留言,向扶贫干部致敬、向脱贫攻坚事业致敬:“看哭了,扶贫干部的努力不会白费。”“脱贫攻坚真的了不起。”“为国家的伟大成就泪目。”

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青年大学习”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以青年的语言讲述理论,用党的理论吸引青年,既应为,又可为。我们将持续努力、不断创新,把“青年大学习”打造成共青团为党育人、思想引导的品牌项目,让“真理的甜味”始终滋养青年。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洛宇    责任编辑:周舒

来源:光明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