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宗教>正文

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 开创中国佛教新气象

2021-05-20

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有人说,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早已彻底“中国化”了,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发展中的事物。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当然也不能例外。古今中外,任何一种宗教与文化的延续,都必须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而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过去“适应”了,现在和将来不一定“适应”。社会发展是无止境的,佛教也要不停顿地调整自身来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相适应”本身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中国佛教必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充分发挥佛教教义中利国利民、利益天下苍生的积极因素,努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充分彰显自身的当代价值,这才是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适应的途径。

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首先要做到政治认同。这是一个跟谁走、怎么走的问题。佛教界要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坚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佛教,对教理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当前全国人民最大的任务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佛教界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凝心聚力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要与当下社会适应。佛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向而行,同心同德。佛教只有同社会相适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能有生存的空间。佛教界要适应社会,就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宗教观念、制度、组织等方面主动进行调整,从现实社会中吸收新鲜营养,与时代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传递正能量。

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还要做到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中国佛教是外来宗教本土化最成功的宗教,因为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其慈悲济世、众生平等的教义逐渐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适应,在教义、宗派、仪轨和修行等方面无不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特征,乃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成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佛教界要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对佛教思想、教规教义进行创新再造,使教义教理在思想文化上跟上时代的步伐,焕发出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开创中国佛教新气象

弘扬一个思想,即“人间佛教”的思想。当今世界急剧变化,中华民族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是当下我们所处的“人间”。中国佛教在这个历史性机缘中,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在社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佛教界在充分注重佛教“人间性”的同时,还必须充分注重并坚守佛教的“神圣性”。只有实现“人间性”与“神圣性”的完美结合,“入世”与“出世”的高度统一,才是“人间佛教”的完整内涵。

高举两面旗帜,即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佛教没有国界,但佛教徒是有祖国的。一方面,国家的强盛是佛教发展的根本保障,国强,才能教兴。因此,佛教界必须高举爱国的旗帜,开展正常的弘法利生活动要紧紧围绕和配合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来进行;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将爱国变成自己的操守。同时,爱国与爱教是有机统一的。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有宗教情操,讲戒律,讲修行,讲正气,讲团结。在任何时代,佛教和国家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的保障,佛教便无法弘法利生。爱国爱教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中国佛教在长达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这方面积淀了丰富的思想理念与实践经验。这些思想理念与实践经验,也是当今佛教发展仍然应该光大的传统。

发扬三个优良传统。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农禅并重”是古代祖师的创举,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内容,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工作、修行两不误,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正是在这一优良传统影响下,一千多年来,历代大德高僧带领僧众既创建了树木参天、环境幽雅的一座座名寺古刹,又创造和继承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发扬学术研究的传统。我国历史上高僧辈出,大德如林,他们译经释法、著书立说、创宗立派、传经授业、留下了佛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宝贵遗产。佛教界应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挥中国佛教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开展佛教学术研究工作。

发扬其他国际友好交往的传统。历史上中国和亚洲其他许多国家的高僧大德,曾梯山航海往来于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传播友谊、和平的种子。中国拥有完整的三大语系佛教体系,有条件、也应该充分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来团结海内外广大信众,为构建和谐世界共同努力。法显、玄奘、义净、鉴真等高僧的西行和东渡,为中国佛教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佛教界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

做到四个圆融,发挥佛教界在建设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佛教在维护国家的团结稳定、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打击邪教泛滥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要把佛教教义圆融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理念之中,把佛教工作圆融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把佛教事业圆融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把佛教弘法事业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之中。

加强五个建设,即不断加强佛教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五个建设,是中国佛教事业发展的长期任务。

在五个建设中,信仰建设是核心,这个核心建设包括道风建设和教制建设。佛教强调“以戒为师”“以法为师”。“以戒为师”,就是要以戒律为标准,端正自己的言行,语言、行为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以法为师”,就是要有正知正见,端正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以戒为师”“以法为师”从个体修行的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正信正行,以大道心砺己,以平常心处世,反对戒律松弛,空谈修持;从佛教整体的意义上说,就是要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统一思想,反对结党营私,追名逐利。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培养佛教事业接班人的僧伽教育,是佛教健康发展的根本。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世时多次强调:“佛教最紧迫的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只有把佛学院建设成佛学人才培养基地、佛教理论研究基地和佛教文化交流基地,才能培养出“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爱国爱教的优秀人才。中国佛教界不但要强调以戒为师,还要以着眼未来的前瞻性视野,培养出德才兼备、心行结合的僧才。要建设高效优良的团队,确保佛教的健康发展。

弘扬六和精神,即弘扬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精神。六和精神不但是寺院僧伽共住的基本规则,更是团结广大信徒、弘法利生的根本要求。身和共住就是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口和无诤就是在言语上劝善止过,意和同悦就是在思想上彼此敬重,戒和同修就是在戒律上堪为道范,见和同解就是在见解上同学共修,利和同均就是在财物上平等受用。历史的经验说明,佛教和则昌盛,诤则颓败,寺院僧团如此,整个佛教界也是如此。所以,坚持和谐团结的准则,才能于內安顿身心,于外安顿僧团,中国佛教才会有可以期待的、更为辉煌的未来。

做好七个方面的防范工作。寺院是体现佛教良好形象的载体,是僧人用功修行的道场。在寺院的管理中要切实做好防邪教、防渗透、防商业化、防抹黑、防火患、防偷盗、防不良游人香客在寺院滋事生非。做好了这七个方面的防范工作,寺院的良好形象才有基本保障。


(瞭望新时代网)

编辑:安琪    责任编辑:佳佳

来源:中国名族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