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16日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馆,晋祠·唐刻华严石经是迄今为止发现传世最早、最完整的华严经石刻群,距今已有1300多年。
此《华严经》由武则天主持翻译并亲自作序,于武周圣历二年(699年)译毕,即在武则天的家乡北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开始镌刻上石。此后一直存于城西(今太原西山)风峪沟石经藏院。北汉天会四年(960年)曾“奉敕重修”部分石经,1940年收入晋祠。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为多棱碣柱型石刻群,晋祠博物馆现存石经135条,其中93条基本完好。石经现存可见文字近50万,14个武周新字多次出现,代表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坐落于晋祠博物馆浮屠院内,馆中陈列着晋祠博物馆藏的全部石经,共分“石经春秋”“石经名言”“皇泽华严”“沧桑风峪”“千古石经”五个展室。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曹维明表示,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讲述了佛都太原、武则天与华严石经、石经价值以及石经保护研究历程等内容,再现了大唐北都晋阳的历史风貌、武周政治文化、佛教宗派的起源、唐代书法艺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积淀。(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