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12月19日,一次融合科学与艺术的探索达芬奇创造力之旅——“解密达芬奇——跨时空科技与艺术重现”特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隆重启幕。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刘晓明,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意大利达芬奇学院创办人、首席策展人马里奥·塔代伊教授等嘉宾与各界人士共同进行了首日专场体验。
活动现场
一、文化盛事,跨越中西时空
开幕仪式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刘晓明表示,这是广州艺术博物院首次引进的国际科教艺术展览,是全市博物馆系统举办的首个收费特展,是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一次创新举措和有益尝试。艺术无国界,文化共交融。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此展搭建起连接中意文化、科学与艺术的桥梁。希望将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广州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同时也希望有更多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展览亮相广州文博场馆。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刘晓明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奇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艺博院首次推出的收费特展,也是我们在探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提升道路上的一次创新尝试。本次展览所呈现的杰作,不仅展现了达芬奇将理性与感性、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跨学科典范,更深刻地揭示了达芬奇以人为中心、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达芬奇精神的致敬,也是激励我们与新一代一起挖掘潜能、探索未知世界的桥梁。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
意大利达芬奇学院创办人、首席策展人马里奥·塔代伊教授表示,历史上中意两国在文化与科技上的交流与融合一直从未间断过。本次展览揭示了古代中国的科技、历史与文化如何对达芬奇的发明和思想产生了启发性的作用。展览将全球首次展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飞行器重构和《最后的晚餐》还原场景等重量级作品,还带来了许多从未公开过的达芬奇机械和研究成果。
意大利达芬奇学院创办人马里奥·塔代伊教授
随后,嘉宾们携手共同完成搭建“中意友谊之桥”,为展览揭幕。“中意友谊之桥”称为自支撑桥模型,曾被达·芬奇用于军事用途,但实际上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040年的古代中国。后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达芬奇接触到了古代中国桥梁的知识,从而受到启发,设计了他自己的版本。“中意友谊之桥”揭幕仪式寓意着中意两国友谊紧密相连,中外文化无间交流。
现场开幕仪式
二、又见达芬奇,全新观感展现世界文化魅力
与过往达芬奇主题展览不同,本次展览内容广泛涉猎达芬奇不同时期、不同维度的作品,从感知、感染、感动三个观感层次,打造独特观展体验。不仅呈现达芬奇的非凡贡献,还跨越文化和时代,展示了人类智慧的永恒性和无界性。展览强调了天才和艺术的跨学科性质,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界限,旨在激励新一代的艺术家、工程师和思想家,强调学习历史和从多元文化中汲取经验的重要性,以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现场观众参观艺术品
本展览由意大利达芬奇学院创办人——马里奥·塔代伊教授及其团队担任策划。马里奥·塔代伊教授是一位备受推崇的艺术史学家和达芬奇研究专家,对达芬奇杰作进行超过25年的深入研究。为了向公众展示并深入探究达芬奇的作品和思想,由教授精心挑选的艺术品和手稿复制品,以及视觉和互动元素,呈现出达芬奇在绘画、解剖学、科学和工程等领域的创新和独到之处,通过展品的详细解读和文化背景的剖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达芬奇的作品。
现场将展出多个亮点展品。展厅内展品包括达芬奇珍稀手稿(数字修复)、现存古籍(收藏品)、现存手稿(收藏品)、画作(数字修复)、手稿复原重建机械等展品,结合现代数字技术(AI、AR及VR)体验、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为观众揭示达芬奇创作历程及创作细节,印证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文化互鉴历史背景。
同时,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庭位置,14米超大型飞行器,向所有观众开放展示。达芬奇通过细心观察自然中鸟翼飞行时的运动变化,深入理解当中的物理原理,以“飞鹰”作为灵感,提出了飞行动力的观念。整座飞行器结构严谨,遵照达芬奇手稿设计进行重建,翅膀通过绳索和滑轮连接,飞行员甚至可通过移动手脚推动来控制翅膀。
14米超大型飞行器
《最后的晚餐》数字修复与重建场景,是本次展品中的另一大亮点。原作品《最后的晚餐》作为世界上著名画作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幅作品经历了多次损坏。经由马里奥·塔代伊教授多年研究,借助各种数字技术尽可能复原画作颜色与细节,将所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素描图稿后,透过数字重建程序,重新组合并调整,使所有细节与原画相符并重叠。在数字工具和三维图形的帮助下,观众可以尝试在虚拟现实中再现《最后的晚餐》,重新体验1498年时的作品,感受它曾经的辉煌。《最后的晚餐》是一件三维作品,是一幅沉浸式的画作,能延伸到墙壁和天花板上。
马里奥·塔代伊教授讲述复刻作品《最后的晚餐》
展览上,还首度亮相可能是达芬奇现存真迹手稿之一 ——《老妇人肖像》。在达・芬奇 1651年版《绘画论》的稀有版本的末尾有一个夹层,这个夹层里存有一张极为独特的原创画作。这张约 1490-1510 年的碎片展示了一名老年妇女(“梅伽拉”)的怪诞头部与半身肖像,侧身面向右。与达芬奇描绘理想化的古典美著名肖像如《蒙娜丽莎》或《美丽的费罗尼埃夫人》不同,这个怪诞研究描绘了真实个体的真实面孔,灵感可能来自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所遇到的人民。入场观众可以一睹这些原始而生动的描绘,感受达芬奇对当代的深入洞察和真实情感。
本次展览是一次结合美育科技的国际交流展,是一次引进社会力量办展的尝试和突破,重现过去辉煌,汲取未来启迪。据瞭新社记者了解,“解密达芬奇——跨时空科技与艺术重现”展览于2024年1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公众可以踊跃前往报名参与,共同探索达芬奇的魅力,感受科技与艺术带来的无穷乐趣。(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