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产业>正文

白山松水,创新热土

2024-12-13

1.从制造到“智造”,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走进位于吉林长春的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转向架事业部总成产线组,一台台正在组装的转向架排列在数字化智能产线上。“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的走行系统,是轨道车辆核心部件之一。”中车长客高级工程师周殿买正在优化生产细节,为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批量制造赋予更多科技力量。

7月,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款高速内置转向架在中车长客对外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深度掌控高铁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制上再次取得新突破。“这款转向架是我们历时3年自主研制的首个应用于高速动车组领域的创新产品,动车组列车运行将更加绿色、节能。”周殿买语气里透着自豪。

不只是首款高速内置转向架。3月21日,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运行试验;2023年7月,我国首列时速80公里A型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亮相,列车全面采用中国标准,28项关键部件实现自主化;2022年1月6日,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5G超高清演播室正式运行。这是全球首次在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上,依托5G技术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实现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这些富集高精尖技术元素的车型都有一个亮丽的名片——中车长客自主研发!

中车长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长青介绍,2015年以来,中车长客坚持自主创新,深度掌握轨道交通客运装备车体、转向架等60余项基础核心学科技术;“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构建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动车组、地铁、磁浮列车等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累计研发新产品140余种,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五”时期,我国相继在吉林省投资建设了一批重点企业,奠定了吉林工业的基础。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辆铁路客车、第一代地铁客车、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都在这里诞生。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日后也使吉林陷入“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困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主动加快“破冰”步伐,逐步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注重工业地区分布,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大雪节气里的吉林市透着阵阵寒意,但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施工现场,却依旧满是热火朝天的干劲儿。

11月30日,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机械完工,10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和45万吨/年芳烃抽提联合装置钢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电气电缆敷设等工作全部完成,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我们正加紧进行工艺管道安装、管道试压等后续工作。”吉林石化工程管理部经理李东升说,120万吨乙烯装置建成投产后,将全部使用绿电生产,成为国内传统炼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工程,乙烯产能和化工规模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1月12日,红旗品牌发布“天工”纯电平台、“九章”智能平台两大高质量创新成果,以及集成两大平台最新技术的3款新车。

中国一汽总经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总裁刘亦功在发布现场表示,红旗新能源车累计销量27万辆,战略转型后环比增长254%,正成为红旗持续向上的新引擎。

2.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12月,国内首个“遥感+AI”App——“吉林一号网”App2.0版正式面向大众上线。走进这款App的研发单位——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马鉷用手机演示并介绍起新产品:“我们嵌入了‘吉林一号’2024年全国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分辨率为0.5米的卫星影像占比超97%,持续推进卫星地图类App从‘有高清影像’向‘有高时效高清影像’升级。”

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我国首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一飞冲天”,拉开了我国商业航天大幕。到目前,“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17颗,成为我国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8至40次重访,具备全球一年覆盖6次、全国半月覆盖1次的能力,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随着‘吉林一号’星座产生的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长光卫星从‘卖数据’到‘卖服务’,再到‘卖决策’,不断拓展产业链下游服务,商业卫星的产业链下游已经由传统的数据生产、监测统计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演进。”马鉷介绍,长光卫星已为农林、水利、环保等14个领域开展精准服务150余项,先后为170余个国家或地区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服务。

今年6月,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出炉,长光卫星位列其中。长光卫星董事长、总经理宣明说,“单项冠军”充分展现了长光卫星在光学遥感卫星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和市场优势。长光卫星将继续深耕商业航天领域,持续推进“吉林一号”的创新研发及组网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从“浩瀚星空”回到坐落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化纤集团。生产车间里,随着原丝在氧化炉里由白变黑,“新材料之王”碳纤维便新鲜出炉。

对于传统纺织企业吉林化纤而言,碳纤维产业无疑是一片“蓝海”。随着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120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6000吨碳纤维、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的陆续投产,碳丝、复材实现了从无到有,原丝、碳化装备90%以上实现国产化,吉林化纤也成为全国最大、全球单线效率最高、规格牌号最全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在国内无人机、风电拉挤板领域,吉林化纤碳纤维产品市场份额占比分别超过80%和90%。今年,我们的碳纤维销量有望大幅增长。”吉林化纤销售总监马福良说,吉林化纤正在向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迈出坚实步伐。

从松花江畔再到长白山下,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一家医药企业固体车间,一批又一批药品从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包装工人正在认真有序地对检验合格的药品进行装箱、打包和发货。

作为吉林省“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的重要支点城市,敦化市已形成以八大医药工业园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延边州则以敦化市为重点,建成中国北方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园、人参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园、平贝母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了中药、化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多点突破、多元发展。

近年来,吉林省紧紧依托长白山天然宝库资源,将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今年1至10月,吉林省医药产业产值增长0.7%。吉林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穆可桢表示,吉林省将在培育壮大现有企业基础上,指导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引进域外企业项目落地,扩大医药产业集聚规模,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经过长足发展,吉林省已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形成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以汽车、化工、装备、医药和电子为特色的产业群体已基本成熟并蓬勃发展,优势产品已成特色。

近3年,中国一汽在新能源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53项,在智能网联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95项,在整车集成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49项;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智能底盘、先进材料等领域的55个卡点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在10余个车型上搭载应用。

——调研组深入中国一汽所在的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内,目睹一台台焊接机器人挥舞手臂,实时精准判断着焊接温度等条件是否达到最佳状态;在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惊叹于每3秒就有一块“刀片电池”下线;在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看到技术人员设计的汽车制造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精益求精……

作为全国唯一以汽车产业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长春汽开区不仅拥有一汽红旗、一汽解放、一汽奔腾等6家主机厂,还拥有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建成了一批专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

长春汽开区党工委书记赵明瑞说:“在全力构建极具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汽开区将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形成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3.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推动产业与科教“双向奔赴”

12月7日,随着第三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2024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的开幕,冰天雪地的长春迎来了又一个“燃点”。在吉林省一家药企的展台前,一款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制成的保健品成了许多看展观众关注的热点。

“我们已经完成了这款产品在治疗轻度认知障碍上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了其治疗成分、靶点和通路,未来将进一步通过药效学和多组学等实验进行验证。”介绍者刘佳是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也是吉林省的“科创专员”。

2023年初,吉林省实施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借助吉林省丰富的科教资源,充分利用省内67所高校、100余所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每年选派约200名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科创专员”,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到目前,已有来自86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12名“科创专员”走进吉林省799家企业开展工作,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长春工业大学教授盖方圆帮助吉林石化完成了乙丙橡胶活化剂研发,填补了中国石油技术空白;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王玉华帮助企业开发系列即食黑参产品,申请企业标准7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件;吉林大学教授李冬帮助企业研发抗A、抗B等抗体,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佳说:“‘科创专员’的身份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把握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高效益,推动科研人员取得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

吉林省科技厅厅长李岩介绍,“科创专员”政策把解决企业当前难题与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统一起来,实现科技政策“解近渴、利长远”;把科技人才成长与科技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人才与企业“两促进、双受益”;把有为政府引导和有效市场运行紧密衔接,实现财政资金“小投入、大产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在202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吉林大学吉速方程式车队揽获直线加速、耐久测试、成本与制造分析3个单项冠军以及2个单项亚军和1个单项季军,并成功卫冕年度总冠军。

至此,吉林大学吉速方程式车队已参加全部15届大赛,并在最近5年实现了“五连冠”。而在这支所向披靡的队伍中,很多成员都来自吉林大学红旗学院。

“红旗学院是吉大为了培养更多面向汽车‘新四化’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与中国一汽共同成立的人才培养定制班。”红旗学院运营负责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费宇鹏介绍,红旗学院开设了智能网联班和新能源班,面向吉林大学计算机、通信、机械等20余个学科门类招收优秀生源,由吉林大学负责设计特色课程、编排教学进程、制定考核方案,中国一汽负责向学院选派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等。

红旗学院学生黄一桐说:“我们获得了更多去一汽实习实训、参加赛事和交流活动的机会,课程内容随着一汽的研发进展逐年更新。”

至今,红旗学院已累计培养学生400余人,其中超过300人入职一汽或与一汽达成签约意向,为汽车产业发展储备了一批青年人才。

今年11月,作为“教育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吉林省将“推广‘红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纳入《吉林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鼓励更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被纳入该方案的还有选派“科创专员”“产业教授”、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行动、引育优秀科技人才团队等内容,从多层面推动产业与科技教育实现“双向奔赴”。

4.经验与启示

作为共和国工业摇篮之一,吉林省在全国制造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吉林省立足雄厚产业基础优势,全力推动制造业迈向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中国一汽、中车长客、吉林化纤等“国”字号大型企业技术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加速推进,有几点经验启示可供借鉴:

聚焦提升集群发展能级,加快先进制造业企业梯次培育。一是重点开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规划培育先进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集中集聚规划、发展目标、配套支持政策等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和平台建设,鼓励上下游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信息流通,形成全链条、全生态的高能级产业集群。二是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梯次培育计划,以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链主”,实施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整合优质资源和力量,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一是引导重点领域制造业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围绕吉林省传统制造业企业,集中推动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能力向平台迁移,夯实智能装备基础支撑,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推动建成覆盖重点产业集群聚集区域的“双千兆”高速网络。二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愿转尽转,着力破解“不敢改”“不会转”问题,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形成标准化示范解决方案,强化财政专项资金、金融服务、供应商服务等支持措施,为制造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提供底气保障。

聚焦强化原创技术供给,不断增强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一是加快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支持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面向国家战略和新能源汽车、卫星信息、光电仪器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院实体化运行,推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重器”。二是深度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常态化征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校院所可转化重点成果项目,实行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制度,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强化需求牵引、优化创新环境,推动制造业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纵深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产业一体化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聚焦谋划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业体系建设。一是深入实施绿色制造转型行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制造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工艺流程绿色改造,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能力,建成一批智能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和零碳共享区域。二是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低碳产业,提高新能源智能汽车集群式发展水平,投资布局电池、电机、电控“三电”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三智”等关键领域。(瞭新社)

编辑:莫莫    责任编辑:陈昭昭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