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近日,《柳叶刀》发布一篇聚焦中药FYTF919(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的大型临床研究文章,称该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无效。此文在医学界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争论主要涉及该药的实验方式和实际效果,有论者认为实验结果为阴性意味着该药的效用无法用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验证,暗含该药的效果不佳,而与此相反的观点认为中药的疗效就不应用此类研究方法验证。
论者普遍聚焦中药疗效,甚至升级为对中医的质疑。有观点也认为,文章结论只说明,此方不适合治疗急性脑出血,但并不能证明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无效。从临床医生角度看,中医不可能一张方子包打天下。这项研究将中药用成了治疗脑出血所有症型的辨病药,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中药只是中医六艺的其中之一,且排在中医疗法的末位,把中药等同于中医是一种认知局限。中药不是中医的全部,中医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中医丰富多元的施治体系中,药物疗法仅是其中之一,且依据对患者的“损害”程度排在末位。
中医施治可分为六大体系,也即“中医六艺”,分别为导引、按跷、艾灸、针灸、砭石、药。
其一,导引。导引属于非身体接触性治疗手段,需依靠日常“练功”,如站桩、打坐、动功等。通过意念引导人体内部气血走向、感知脏腑强弱虚实,从而达成治病功效。导引能让患者感觉最为舒适,适用人群广泛,治疗速度取决于医者个人能力。
其二,按跷,即推拿、按摩。部分医者误将导引归入推拿类别,如所谓的经络导引术、穴位导引术等,但凡涉及肢体接触的皆为按跷。在此方法中,注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可以凭此判定大夫的医术水准,技艺精湛者甚至仅接触汗毛即可治病。
其三,艾灸。现代艾灸多采用艾绒制作,通过点燃艾绒熏烤穴位、经络或特定部位以实现治疗目的。传统艾灸与现代的主要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传统艾灸多采用中药制作,通过热量将药性传导至体内。相较于导引和按跷,艾灸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对体质也有要求,艾灸属温补性质,适宜阳虚气弱体质,但对实火旺盛者不利。
其四,针灸。针灸众人皆有耳闻,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使气血运行通畅,以此治病。针灸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需要强调的是,针灸疗法在“通”不在“补”。有论者认为针灸可补气,实则是因患者本身症状虽为虚证,但身体存在淤堵,针灸疏通后气血运行顺畅,精气神变好,看似补法实为通法。此外,也存在部分针灸大夫并非依据传统中医理论体系进行实践的现象。
其五,砭石。现代人对砭石的认知与古代差异显著,如今多将砭石用于刮痧或热敷。而传统中医是将砭石摔碎后,以锋利面刺血,即刺络、放血疗法,对急性、严重痛症和淤症效果更佳。但因其创口创面较大,适用范围也最小。
其六,药。药排在末位,原因在于前五种皆为外用物理方法,而中药是口服进入体内作用于内脏的方法。“是药三分毒”,中药虽作用于内脏,但也会对内脏产生一定副作用和损伤,所以位列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变迁与市场需求变化,中药的制作已不同于传统,以往多为野生药材,而现代中药多为人工培育,生长周期短,药效有减弱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医疗效的减弱。
以本次讨论的中风病症为例,其发病基础原因多样,根本在于阳气不足、正气元气亏虚,只要精准辨证,依据虚实证候采用相应的补法或通法,中医治疗中风绝非难事。
此外,在中医体系中,施治固然关键,辨证也十分重要。许多患者症状相同,但病因病理截然不同。因此,一名合格的中医不能依赖数据,而需依据个体内在身体状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这便是中医除问诊之外,还重视望、闻、切的缘由。(瞭新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