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康养>正文

心火、肝火、胃火……中医教你降五脏之火

2024-06-27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体内的湿热之气似乎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愈发活跃。如何区分实热和虚热?五脏之火应如何区分及调理?6月26日晚,《央广营养课》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针灸科主治医师医务部主任徐杨做客直播间,对以上问题给出解答。

中医视角下的热邪与火邪

在中医理论中,热邪是指具有燔灼、炎上、急迫特性的外邪,通常与火邪相提并论。热邪多由外感引起,如风热、暑热;而火邪则常由内生,如心火、肝火。两者虽有程度之分,却无本质区别。

实热和虚热的不同表现

实热表现为面红目赤、肿痛、尿黄少、便干结等症状,需要清热解渴。而虚热是阴血不足,表现为潮热盗汗、心烦意乱等。专家介绍,针对不同的热证,中医有着不同的调理方法。

五脏之火这样“灭”

1.心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意乱、低热盗汗。

【对应方法】用麦冬泡水可缓解,也可以喝麦冬水果茶。还可选择银耳、百合、荷叶等调补。

·实火:主要表现为面红目赤、口腔溃疡、舌尖红。

【对应方法】可适当吃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类。

2.肝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头晕目眩、手脚心发热、内心烦躁。

【对应方法】使用枸杞菊花泡水可缓解。

·实火: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情绪烦躁、口苦。

【对应方法】不宜吃辛辣、过腻、煎炸食物,要调整情志、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另外,睡眠不够或睡眠质量不高,也会造成肝火上升。

3.肺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午后潮热、干咳少痰、鼻有干痂、手脚心热、夜间盗汗、声音沙哑。

【对应方法】可选择百合、白萝卜等滋阴润肺食物。口燥咽干者可选择梨+冰糖+杏仁或川贝蒸煮服用,咽喉干音哑者可服用秋梨膏、橘皮蜂蜜茶。

·实火:咳嗽少痰、咽喉肿痛、便秘尿黄、鼻出血或咯血。

【对应方法】可选择白茅根、芦根煎煮服水清热、滋阴凉血润肺。

4.胃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意乱。

【对应方法】适量食用小麦、牛奶、梨汁、银耳等。

·实火: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口干口苦、牙痛、牙龈出血。

【对应方法】可食用丝瓜、白菜、苦瓜、芹菜等清淡食物,也可选择萝卜汁调理,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莲子、芡实等为健脾开胃之物,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是利于消化的食物。

5.肾火

肾火通常为虚火,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应以滋阴为主。

【对应方法】日常可吃黑木耳、枸杞、桑葚、西红柿等食物。平时可按摩太溪(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涌泉(在足底前部凹陷处)二穴。(瞭新社)

编辑:熊大飞    责任编辑:李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