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金融>正文

部分基金费率打“骨折” “腰斩”式降费动了谁的“奶酪”

2024-06-26

作为公募基金新时代的一大话题,降费得到业内的普遍关注。近日,新一波基金降费暗流涌动,除了主动权益类基金外,部分固收类、货币类基金也纷纷降费。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七八月,此波的降费力度更胜一筹。多只基金直接将费率降至“腰斩”线以下,更有基金费率降幅达80%。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大幅降费的背后,存在着规模承压而试图通过降费吸引资金进场、进一步让利投资者提高产品吸引力、寻求打造有别于同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等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参照海外市场,降费确实是基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让利于民的行为。但是,此举也会对基金公司的业绩造成一定冲击。如何平衡让利与业绩的关系,可能需要基金公司摆脱过往依赖管理费收入的惯性思维,更加专注于做好产品业绩,服务客户需求,开创新的业绩增长点。

有基金费率低至“两折”

在近期的降费潮中,部分基金的力度颇为突出。例如,6月21日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自6月24日起,降低长城久益灵活配置混合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率和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率等。

从调整结果来看,各项费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管理费年费率、C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A份额申购费年费率更是直接降低至“腰斩”线水平以下。管理费年费率由1.20%调整为0.40%;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60%调整为0.20%;A类基金份额的申购费率方面,申购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由1.5%降低至0.4%,申购金额在100万元至300万元由1%降低至0.2%;基金托管费年费率由0.20%调整为0.12%。

这一降幅意味着什么?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年费率为1.2%,托管费年费率为0.25%。该基金直接将管理费年费率降至0.4%,托管费率降至0.12%。值得注意的是,0.4%的年管理费率水平,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灵活配置型基金中的最低一档。

为何突然大幅降费?从长城久益灵活配置混合的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股票仓位为65.31%,为偏股票投资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基金规模为1712.8万元,低于清盘线要求的5000万元,且已经连续多个季度末规模低于5000万元。由此来看,这一大力度降费背后或不排除出于“持营保盘”的考虑。有业内人士分析,更低费率确实容易对客户产生更大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资金进场,提升基金规模,或是避免被清盘的一个有效措施。

范围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七八月基金降费幅度普遍为20%,此次降幅更猛。包括长城久益灵活配置混合在内,近期采取“腰斩”式降费的基金似乎不在少数,且涵盖主动权益基金、债券型基金、ETF等多种产品。

仅以6月份宣布降费的基金为例,国寿安保稳吉混合、泰信互联网+主题灵活配置混合、新华丰利债券、汇添富安心中国债券、银华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多只产品费率的调降幅度都在50%及以上。

还有基金已经是第二次降费。例如,宣布6月21日起管理费年费率由1.0%调整至0.6%的工银瑞信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早在去年5月26日,其管理费率已经由1.5%调整至1.0%。

去年7月将管理费率由1.50%降低至1.20%,托管费年费率由0.25%降低至0.20%的富国大盘价值量化精选混合也于近日宣布再度降费,年管理费率由1.20%调整至0.80%,年托管费率由0.20%调整至0.10%。

寻找新增长点

除了上述提及的权益类和债券类基金外,近期降费的基金中还出现了货币类基金的身影。中银证券现金管家货币自6月19日起,调低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管理费年费率由0.30%调低至0.20%,托管费年费率由0.08%调低至0.05%;金元顺安金通宝货币自6月17日起,管理费年费率由0.25%调低至0.15%。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已有约百只基金宣布降费,涵盖主动权益类基金、债券类基金、货币类基金、ETF等多种类型产品。

对于降费,多位基金人士认为,参照海外行业发展历程,降费确实是公募大势所趋,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往往会伴随着费率的调低。加上基金投资环节中的交易佣金费率下调,或许也为进一步大幅降费提供了空间。降费能够降低投资者基金投资成本,是一种主动让利投资者的行为。

如何平衡让利和基金公司业绩的关系?一位从业十余年的公募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影响深远。从短期来看,调降各类费率后营收下降所带来的压力是基金公司必须经历的“阵痛”。但从中长期来看,“只有投资者赢,基金行业才能赢”。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实施,是让利投资者的重要体现,这将进一步促进基金行业与投资者利益一致。

有业内人士认为,降费背后更为重要的是,倒逼公募扭转此前的“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真正为投资者创造收益。通过降低费率,减少基金公司过去对管理费收入的依赖。如果能够扎扎实实做好业绩,基金公司其实可以通过净值增长覆盖费率下调对收入产生的影响,这或许对投资者、基金公司都是好事。

有公募高管认为,展望未来,公募基金公司或许需要考虑寻求立足于客户需求的新收益增长点。此外,公募基金在ESG研究体系、技术与数据沉淀方面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绿色金融大背景下,向机构投资者提供包括评分研究、解决方案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或许也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业绩增长点。(瞭新社)

编辑:刘东儿    责任编辑:李懿

来源:中国证券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 请通过瞭望新时代邮箱联系:lwxsd@liaowanghn.com

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友情链接

国家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9140089号

瞭望新时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